商都县人力资源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结构、质量与配置效率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的进程,近年来,商都县立足农牧业主导、工业加速发展、服务业逐步提升的经济格局,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持续探索,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通过系统性优化释放人才红利。
从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商都县劳动力资源总量相对充足,但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截至2023年,全县常住人口约22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约60%,约13.2万人,从年龄结构看,劳动力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特征,但3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占比不足35%,老龄化趋势逐步显现;从学历层次看,高中及以下学历劳动力占比超70%,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2.5%,技能型人才尤为稀缺,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农牧业)吸纳劳动力约45%,以传统种养殖为主,技能水平较低;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占比约25%,集中在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等领域,但技术工人缺口较大;第三产业占比约30%,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人才储备薄弱,具体结构可参考下表:
指标类别 | 细分项 | 占比(%) | 主要特征 |
---|---|---|---|
年龄结构 | 16-35岁 | 5 | 青年劳动力外流倾向明显,本地就业吸引力不足 |
36-50岁 | 8 | 中年劳动力为主体,多从事传统农牧业或本地服务业 | |
51岁及以上 | 7 | 老龄化劳动力增加,技能更新滞后 | |
学历结构 | 初中及以下 | 3 | 以农牧民和体力劳动者为主,缺乏系统职业技能培训 |
高中/中专 | 2 | 部分从事基层服务业或制造业辅助岗位,技能单一 | |
大专及以上 | 5 | 高端人才主要集中于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占比不足5% | |
产业分布 | 第一产业(农牧业) | 0 | 以小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人才稀缺 |
第二产业(工业等) | 0 | 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普工需求大,但技术岗(如设备运维、质检)缺口超30% | |
第三产业(服务业等) | 0 | 传统商贸占比高,电商、文旅等新兴领域专业人才(如运营、策划)不足 |
当前,商都县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包括:一是劳动力“外流内滞”并存,青壮年劳动力向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流动趋势明显,本地留存的多为“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导致部分企业用工短缺;二是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现有培训多以传统种养殖、简单手工为主,针对新兴产业(如光伏运维、直播电商)的技能培训覆盖率不足15%,培训后就业转化率较低;三是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不健全,县级财政对人才投入有限,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与发达地区差距大,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问题突出;四是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不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力量薄弱,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企业精准用工和劳动者个性化就业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商都县需从多维度发力,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稳就业”专项行动,通过发展特色农牧业(如燕麦、马铃薯深加工)、培育县域中小微企业、建设返乡创业园等,创造更多本地就业岗位,同时加强与发达地区劳务协作,建立定向输出机制,拓宽劳动力增收渠道,二是构建“精准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围绕县域主导产业需求,联合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开设“订单班”“定向班”,重点培训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领域技能,推行“培训+就业+跟踪服务”模式,提升培训实效,三是完善“引育留用”人才政策,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补贴、职称倾斜;实施“本土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农村实用人才、企业技术骨干进行专项培养;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四是健全“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引入市场化人力资源公司,提供招聘、培训、测评、咨询等一体化服务,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对接平台,促进劳动力供需精准匹配。
通过系统性优化商都县人力资源结构、提升质量、激发活力,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
FAQs
问题1:商都县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哪些具体措施?
解答:商都县通过“政府+企业+中介”三方联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网络,收集区内外企业用工需求,发布岗位信息;二是开展“定向式”技能培训,针对家政服务、建筑装修、制造业普工等热门岗位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三是与呼和浩特、包头等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设立劳务协作基地,组织专场招聘会,并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跟踪服务,保障合法权益。
问题2:当地企业如何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解答:商都县企业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企业在本县注册、正常经营、职工参保;二是培训工种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培训内容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是培训后职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或考核取得相应证书,申请流程为:企业向县就业服务中心提交培训计划备案→开展培训→提交培训人员名单、考勤记录、培训视频等材料→经审核通过后,按人均1500-3000元标准(根据工种和等级确定)发放补贴,具体可咨询县就业服务中心,电话0474-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