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区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是云浮市的市辖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范围,也是连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云安区人力资源在规模、结构、素质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点,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下从人口资源基础、就业结构特征、政策支持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向等方面,对云安区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云安区常住人口约38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约62%,劳动力资源总量相对充足,从年龄结构看,劳动力人口以中青年为主体,35-50岁年龄段占比超过45%,具备丰富的劳动经验;但老龄化趋势逐步显现,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劳动力供给面临一定压力,从学历结构看,常住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约3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约8%,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而制造业、农业等领域技能型人才相对短缺,职业技能方面,全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劳动力约6.2万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26%,其中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占比不足10%,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有待提升。
就业结构方面,云安区劳动力资源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产业,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从2015年的42%下降至2023年的28%,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提升至35%和37%,制造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从业人员约4.5万人,占第二产业就业的78%,主要集中于金属制品、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产业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吸纳就业约5.2万人,而现代服务业如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领域就业规模相对较小,占比不足10%,从就业形态看,灵活就业人员占比约18%,主要集中在建筑、家政、电商等行业,就业稳定性较弱。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云安区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就业创业和人才培养,在就业服务方面,全区建成1个区级人力资源市场和8个镇级就业服务站,年均举办“春风行动”“南粤春暖”等专场招聘会3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个,帮助8000余名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年均开展补贴性培训超5000人次,重点提升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技能水平,2023年培训后就业率达85%,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云安区人才引进办法》,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安家补贴,并建设人才公寓200套,吸引教育、医疗等领域专业人才扎根云安;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基地,定向培养本地产业急需技能人才。
尽管人力资源基础较好,云安区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受区位条件、薪资水平等因素影响,高层次人才和年轻技能人才向珠三角地区流动趋势明显,2022年全区净流出人才约1200人;二是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急需掌握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现有劳动力中仅12%具备基本数字化操作能力;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偏低,约3.5万农村劳动力以从事零工、种养殖为主,收入稳定性差,社会保障覆盖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云安区未来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补贴标准,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同时加强与珠三角城市人才协同,探索“柔性引才”机制;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区内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设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专业,年培养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三是实施乡村振兴就业促进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力争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云安区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表(2023年)
指标类别 | 具体指标 | 数值/占比 |
---|---|---|
人口规模 | 常住人口 | 约38万人 |
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 | 约23.6万人(62%) | |
年龄结构 | 35-50岁劳动力占比 | 45%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 5% | |
学历结构 | 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 | 35%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 | 8% | |
技能人才 | 持证技能人才总量 | 2万人 |
高级工及以上占比 | <10% | |
产业就业分布 | 第一产业就业占比 | 28% |
第二产业就业占比 | 35% | |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 | 37% | |
灵活就业人员占比 | 灵活就业人员占比 | 18% |
云安区人力资源政策支持措施表
政策类型 | 具体措施 |
---|---|
就业服务 | 建成区级人力资源市场1个、镇级服务站8个,年均举办招聘会30余场 |
职业技能培训 | 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年培训超5000人次,就业率85% |
人才引进 | 出台人才引进办法,最高20万元安家补贴,建设人才公寓200套 |
产教融合 | 与高校、职校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技能人才 |
相关问答FAQs
Q1:云安区在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A:云安区通过“政策引才、服务留才、平台育才”多措并举吸引高层次人才:一是强化政策激励,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安家补贴、3-5万元购房补贴,并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绿色通道”;二是优化人才服务,建设200套人才公寓,配套建设人才活动中心、健身房等设施,解决人才住房及生活需求;三是搭建发展平台,设立1000万元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支持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同时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基地,为人才提供科研和技术转化支持;四是实施“乡贤回归”工程,通过召开乡贤座谈会、建立乡贤数据库等方式,鼓励云安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2023年已吸引120余名乡贤回乡发展。
Q2:云安区如何解决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A:云安区聚焦“技能提升+产教融合”破解技能与产业需求脱节难题: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联合区内金属制品、建材等重点企业,制定“企业需求清单”,开设电工、焊工、工业机器人操作等定制课程,2023年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覆盖800人;二是推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与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云安区职业技术学校合作,投入50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年培养数字化技能人才500人;三是实施“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改革,支持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2023年已有15家企业完成备案,1500名职工通过企业评价获得技能证书;四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针对农业现代化需求,开展无人机植保、农产品电商等培训,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人次,推动传统农民向“技能型职业农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