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发展背景下,赤峰学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哪些挑战及如何有效提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赤峰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始终将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围绕“人才强校”战略,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优化、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赤峰学院人力资源

从人力资源结构来看,赤峰学院已构建起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兼顾管理、教辅及后勤保障的多元化队伍,截至近年,全校教职工总数达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5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20%,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超85%,队伍年龄结构呈现“中青年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特征,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30%,36-45岁教师占比40%,46岁以上教师占比30%,既保证了教学科研的连续性,又注入了创新活力,在学缘结构上,教师毕业于国内外150余所高校,其中区外重点高校毕业生占比超45%,有效避免了“近亲繁殖”,促进了学术交流与融合,为直观展示队伍结构,现将专任教师主要构成情况统计如下:

类别 人数(人) 占比(%) 备注
专任教师总数 800 100 含校内教师、兼职教师
按职称分:正高级 120 15 其中二级教授10人
副高级 280 35 含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等
中级 300 5 含讲师、实验师等
初级及以下 100 5 含助教、助理实验师等
按学历分:博士 160 20 含在读博士20人
硕士 520 65 含在读硕士50人
本科及以下 120 15 主要为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
按年龄分:35岁以下 240 30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覆盖率100%
36-45岁 320 40 多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46岁以上 240 30 含退休返聘教师30人

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方面,赤峰学院坚持“引育用管”一体化推进,形成了系统化的人才工作体系,招聘引进环节,聚焦学科建设需求,实施“精准引才”策略,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柔性引才等多渠道吸纳人才,重点向蒙医药、文化旅游、数据科学等特色学科倾斜,近三年累计引进博士60余人、高级职称人才30余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3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5人,培养培训环节,构建了“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学科带头人研修”三级培养体系,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每年组织教学能力提升、科研方法培训等专题班50余场,选派20余名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进修,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升,考核评价环节,深化分类考核改革,针对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制定差异化评价标准,将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师德师风等纳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直接挂钩,充分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薪酬激励环节,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向一线教学科研骨干、高层次人才和业绩突出人员倾斜,设立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对国家级项目、教学成果奖、高水平论文等给予配套奖励,同时完善福利保障体系,建设教师公寓、提供子女入学支持,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赤峰学院人力资源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方面,教师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0门,获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称号15人次;科研方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年均增长15%,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社会服务方面,依托蒙医药文化、红山文化等特色学科,组建科研服务团队,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蒙医药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转化应用成果10余项,培训基层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人力资源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赤峰学院人力资源

当前,赤峰学院人力资源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教师数量较少,学科领军人才相对短缺;二是结构性矛盾有待破解,部分新兴学科教师队伍老化,“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难以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三是青年教师成长压力较大,教学科研任务重,职业发展通道需进一步畅通,对此,学校将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加大“候鸟专家”“产业教授”柔性引才力度,优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推动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设立科研启动基金,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导师结对、学术沙龙等形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赤峰学院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力资源领域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为服务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FAQs
问题1:赤峰学院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对“高层次人才”是如何界定的?有哪些具体支持政策?
解答:赤峰学院将“高层次人才”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杰青等领军人才;第二类为“草原英才”工程二层次及以上人才、自治区杰出人才等;第三类为具有博士学位且教授职称,或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第四类为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技能大师等“双师型”人才,支持政策包括:提供50万-300万元安家补贴,自然科学类50万-200万元科研启动金,人文社科类20万-100万元;解决配偶工作(事业编内优先推荐),协调子女就读赤峰市优质中小学;提供过渡性住房或租房补贴,配备科研助手和团队支持,申报各级人才项目时给予优先推荐。

赤峰学院人力资源

问题2:赤峰学院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建设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解答:一是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要求应用型专业教师中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历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者不低于60%,通过校企互聘、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二是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实践实习”等纳入教师考核指标,权重不低于20%;三是推动教师深入产业一线,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攻关,将产业需求转化为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近三年教师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奖项3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满意度达95%。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福鼎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时间及考试内容是什么?
« 上一篇 今天
怀化人力资源公司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