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长清区作为济南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科教资源,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长清区地处济南西南部,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2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量超50万人,既拥有以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12所高校为代表的16万在校生“人才蓄水池”,也聚集了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所需的技能型劳动力,形成“高校+产业”双轮驱动的人力资源格局。
人力资源基础:规模与结构持续优化
长清区人力资源呈现“总量稳定、结构多元、潜力充足”的特点,从人口结构看,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约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28%,其中高校在校生占全市高校总量的1/5,每年输送各类毕业生超1.8万人,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人才供给,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就业占比降至12%,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占比38%,第三产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50%,符合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1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28%,覆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但与产业需求相比,仍存在高端研发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缺口。
长清区人力资源结构基本情况表(2023年)
| 指标 | 数值 | 占比/备注 |
|---------------------|--------------|------------------------------|
| 常住人口 | 82万人 | 较2020年增长5.2% |
| 劳动力资源总量 | 50.2万人 | 城镇劳动力32万人 |
| 高校在校生 | 16.3万人 | 涵盖12所高校,58个本科专业 |
| 年高校毕业生输送量 | 1.8万人 | 本地就业率约45% |
| 技能人才总量 | 18万人 | 高技能人才5.04万人(28%)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8% | 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
政策与服务: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
长清区聚焦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目标,出台系列政策举措,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
- 政策引才:实施“长清人才新政30条”,对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安家补贴,对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最高50万元担保贷款;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见习补贴”“企业吸纳补贴”,鼓励本地企业吸纳应届生,每人给予企业3000-6000元补贴。
- 技能育才: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山东管理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30个,年开展“订单式”培训5000余人次;实施“技能长清”行动,对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的职工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培训补贴,年培训总量超1.2万人次。
- 服务留才: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提供就业指导、社保办理、住房保障等12项服务;建设人才公寓2000套,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租金减免;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协调优质教育资源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 平台用才:依托济南经济开发区、创新谷等园区,打造“企业需求清单+人才供给清单”匹配机制,年举办“春风行动”“校园招聘会”等招聘活动60余场,提供岗位3万余个,2023年重点企业用工满足率达92%。
产业与人才协同:适配区域发展需求
长清区主导产业与人力资源深度耦合,形成“产业引人才、人才促产业”的良性循环。
- 生物医药产业:以齐鲁制药、福瑞达生物为代表,集聚企业56家,年产值超200亿元,急需研发工程师、质检员、GMP管理人才等,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引进中科院院士团队3个,培养本土研发人才800余人。
- 智能制造产业:依托济南经济开发区,重汽、吉利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需求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运维等技能人才,与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智能制造订单班”,年培养技能人才600人,就业率达98%。
- 文化旅游产业:灵岩寺、五峰山等文旅资源带动,发展民宿运营、文创设计等新业态,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联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开设“文旅创意人才培训班”,培养策划、营销人才300余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挑战与展望:破解瓶颈,释放潜力
当前,长清区人力资源仍面临人才外流(约30%高校毕业生流向东部沿海)、结构性矛盾(技能人才占比低于全市5个百分点)、服务数字化不足等问题,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人才强区2.0”计划,建设“长清人才综合体”,打造集孵化、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人才生态圈;二是深化产教融合试点,建立5个产业学院,推动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三是升级“智慧人社”平台,实现政策匹配、岗位推荐、技能培训“一网通办”,力争到2025年,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35%,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力资源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长清区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可享受哪些具体补贴?
A:根据《长清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扶持办法》,高校毕业生在本地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可享受以下补贴:本科毕业生1万元就业补贴,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创业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启动资金,3年内全额返还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申请流程可通过“长清人社”微信公众号在线提交材料,人社部门5个工作日完成审核。
Q2:企业如何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A:区内企业组织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按初级工1000元/人、中级工1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申请补贴,需提交培训方案、学员名单、证书复印件等材料至区就业服务中心,审核通过后15个工作日拨付资金,企业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的,最高可获得50万元建设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