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人力资源保障局作为县域民生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创业、人才引育、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核心领域,通过精准施策、创新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民生保障。
在就业创业服务方面,该局立足平陆县农业人口多、就业需求大的实际,构建了“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带动新增城镇就业2000余人,整合县内职业培训资源,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年均培训1500余人次,参训人员就业率提升至85%以上,为激发创业活力,设立100万元创业担保基金,为200余名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建成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入驻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50余家,带动就业500余人。
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平陆人力资源保障局聚焦县域产业升级需求,实施“人才回归”工程,通过校企合作、柔性引才等方式,与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年均定向培养技能人才200余人,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开展职称自主评审、技能等级认定,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2023年全县技能人才总量达1.2万人,较上年增长12%,落实人才安家补贴、住房保障等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累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50余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社会保障经办服务持续提质增效,该局以“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为目标,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5%、98%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互联网+人社”服务,实现社保参保登记、待遇申领、转移接续等23项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年均办理业务5万余件,群众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3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上门代办服务,让社保服务更有温度。
劳动关系维护筑牢和谐基石,常态化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年均检查用人单位120余家,督促签订劳动合同800余份,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待遇300余万元,建立“预防-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解机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8%,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用工秩序。
服务举措名称 | 实施效果 | |
---|---|---|
线上服务平台 | 开通“平陆人社”微信公众号,开设社保查询、就业登记、政策咨询等线上模块 | 年均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业务线上办理率达70% |
下沉服务窗口 | 在10个乡镇设立人社服务点,配备专职协管员,办理社保参保、待遇认证等基础业务 | 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覆盖率达100% |
政策直通车 | 组建政策宣讲队,深入企业、社区、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 政策知晓率提升至90%,群众满意度达98% |
FAQs
-
问:如何办理就业创业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办理就业创业证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免冠照片2张,到户籍地或常住地乡镇人社服务窗口或县政务大厅人社窗口办理,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可免费申领,凭证可享受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 -
问:社保关系跨地区转移需要哪些手续?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答:办理社保关系跨地区转移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出具),流程为:第一步,在转入地社保机构提出转移申请;第二步,转入地向转出地发送联系函;第三步,转出地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并划转资金;第四步,转入地确认到账并合并账户,全程可通过“掌上12333”APP线上办理,时限一般不超过45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