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力资源服务如何优化提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385公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全州辖博乐市、阿拉山口市、精河县、温泉县2市2县,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8万人(截至2022年末),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35个民族,其中蒙古族约占16%,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多元文化背景,为博州人力资源开发赋予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内涵。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现状与结构特征

博州人力资源总量保持稳定,劳动力资源供给相对充足,结构呈现“总量充裕、民族多元、分布不均”的特点。

人口与劳动力总量

截至2022年,全州常住人口48.2万人,其中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约32.6万人,占总人口6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3%),劳动力资源基础较为扎实,从城乡分布看,城镇人口24.5万人,占比50.8%;农村人口23.7万人,占比49.2%,城乡劳动力分布相对均衡,但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偏低。

学历与技能结构

学历层次持续提升,但整体仍偏低,全州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约6.8万人,占比14.1%;高中(含中专)学历人口10.5万人,占比21.8%;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30.9万人,占比64.1%,技能人才方面,全州技能人才总量约8.3万人,占劳动力人口25.5%,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1.3万人,占比15.7%,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等领域,高精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

就业结构与产业分布

就业结构逐步优化,与产业升级趋势基本匹配,2022年,全州从业人员28.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10.2万人,占比35.3%;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7.3万人,占比25.3%;第三产业(服务业)11.4万人,占比39.4%,从行业分布看,批发零售、交通运输、旅游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吸纳就业占比超30%,阿拉山口市口岸物流业、博乐市工业园区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增长点。

表1:博州劳动力人口学历结构(2022年)
| 学历层次 | 人数(万人) | 占比(%) |
|----------------|--------------|-----------|
| 大学专科及以上 | 6.8 | 14.1 |
| 高中(含中专) | 10.5 | 21.8 |
| 初中及以下 | 30.9 | 64.1 |

表2:博州技能人才等级分布(2022年)
| 技能等级 | 人数(万人) | 占比(%) |
|----------------|--------------|-----------|
| 高技能人才 | 1.3 | 15.7 |
| 中级技能人才 | 3.3 | 39.8 |
| 初级技能人才 | 3.7 | 44.5 |

人力资源政策支持体系

博州坚持“人才强州”战略,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构建了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力资源

就业优先政策

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通过“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技能补贴”等组合拳稳定和扩大就业,2022年,全州发放稳岗补贴3200万元,惠及企业580家;创业担保贷款发放1.2亿元,支持1200余名群众自主创业;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60余场,提供岗位2.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人才培养工程

聚焦产业需求实施“技能博州”培训工程,年均开展电工、焊工、电子商务、民族手工艺等技能培训1.8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75%以上,与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职业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口岸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技能人才;依托“博州工匠”评选,每年选树50名高技能人才,给予每人5000元奖励,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人才引进机制

出台《博州人才引进“十四五”规划》,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科研经费,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2022年,通过“柔性引才”机制引进金融、外贸、旅游等领域专家86人,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1200余人,人才净流入率逐年提升。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博州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产业结构、人才流动、区域协同等多重挑战。

产业结构单一制约就业质量

博州产业以传统农业、口岸物流和旅游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不足10%,导致就业岗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和薪资水平较低,2022年,全州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7.2万元,低于全疆平均水平(8.5万元),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

人才外流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每年高校毕业生外流率超30%,医学、工程等领域人才向乌鲁木齐、内地流动明显;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超80%,技能水平低,难以适应产业升级需求,形成“企业招工难”与“农牧民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城乡与区域人力资源失衡

阿拉山口市依托口岸经济,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较高,劳动力吸引力强;而温泉县、精河县农村地区就业岗位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空心化”问题,城乡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制约区域协调发展。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力资源

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问题,博州需以“产业升级、人才赋能、区域协同”为导向,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

依托阿拉山口综保区、博乐国家高新区,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培育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智慧旅游等新业态,2025年前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升至15%,创造更多技术型、管理型就业岗位,推进“一县一业”特色发展,温泉县聚焦生态旅游和特色养殖,精河县发展棉花加工和设施农业,以产业差异化带动就业多元化。

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

实施“博州英才”计划,重点引进口岸经济、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推行“候鸟专家”“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模式;建立“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学员选单”培训模式,年均培训2万人次以上,重点提升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技能;优化人才服务,建设人才公寓500套,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推动城乡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电商带头人2000名,建设“就业帮扶车间”50个,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技能下乡”“岗位进村”活动,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加强温泉县、精河县与阿拉山口市、博乐市的人才交流,通过“对口支援+挂职锻炼”提升基层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相关问答FAQs

问: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重点引进哪些领域的人才?
答:博州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五大领域人才:一是口岸经济领域,包括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口岸物流、供应链管理等;二是先进制造业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三是文化旅游领域,涵盖旅游规划、文创开发、酒店管理、民族手工艺传承等;四是现代农业领域,涉及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推广等;五是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养老、法律等,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科研经费、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同时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确保人才安心扎根。

问:当地如何帮助农牧民提升就业技能?
答:博州通过“三位一体”帮扶机制提升农牧民技能:一是“定向培训”,针对农牧民需求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民族刺绣、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年培训农牧民8000人次以上,培训期间给予每人每天50元生活补贴;二是“基地实训”,建立20个县级技能培训基地、50个乡村教学点,联合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田间课堂”“车间实训”,实现“培训即就业”;三是“政策兜底”,对参训农牧民考核合格后颁发技能证书,并优先推荐至当地企业、合作社就业,对吸纳农牧民就业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确保培训后有稳定收入来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福州人力资源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如何查找?具体考试时间、科目及条件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教师薪资如何实现更合理调整?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