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如何提升民生服务效能?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全市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创业促进、社会保障完善、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民生保障,近年来,该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多项工作走在全州前列,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暖心桥梁”。

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在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方面,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始终将稳就业保民生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构建“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创业帮扶”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三支一扶”基层服务计划,2023年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2场,提供岗位8000余个,帮助1200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面向农民工群体,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建立跨省务工对接机制,2023年组织输出农村劳动力3.2万人次,发放交通补贴320万元;对脱贫人口、低保家庭等困难人员,落实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500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将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2023年发放创业贷款1.2亿元,带动就业3500余人,通过系列举措,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稳定在25万人、38万人、18万人、12万人以上,参保率持续提升,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题,推出“线上参保+自助缴费”服务,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设立社保便民服务点,实现“家门口参保”,深化“放管服”改革,社保卡持卡人数突破80万,覆盖全市90%以上人口,社保卡“一卡通”功能拓展至医保结算、养老金领取、交通出行、文旅消费等30余个场景,让群众“一卡在手,畅享服务”,在社保待遇发放方面,建立“预发+追补”机制,确保养老金、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2023年累计发放各项社保待遇18亿元,惠及群众40余万人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文旅、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苍洱英才”计划》,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2023年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100名、高级职称人才80名,建设专家工作站15个,聚焦产业技能需求,开展“技能大理”行动,与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设旅游服务、特色种植、非遗传承等特色培训班,年培训技能人才2万人次,其中1.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建成人才公寓500套,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劳动关系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原则,构建源头预防、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开展“春暖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等专项行动,2023年检查用人单位520家,督促补签劳动合同800余份,为1.2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000余万元,建立“一站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推行“调解+仲裁”联动机制,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达96.5%,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8%以上,有效化解了劳资矛盾,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通过持续努力,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就业局势稳中向好,社会保障更加坚实,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为己任,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效能,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大理好风光、幸福新大理”贡献力量。

相关问答FAQs

大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问题1:大理市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解答:符合条件的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含留学回国学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等重点群体,在大理市创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业实体,均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包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及配偶征信良好、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正常经营且带动就业2人以上(含本人),申请流程为:向创业地所在乡镇(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提供身份证、毕业证、营业执照、经营场所证明等材料,经人社部门审核、担保机构担保后,由合作银行发放贷款,贷款额度最高20万元,财政全额贴息期限3年,有效缓解创业者资金压力。

问题2: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线上办理渠道有哪些?
解答:灵活就业人员跨省或省内流动就业时,需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确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办理流程为:参保人员在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向新就业地社保机构提出转移申请,新参保地审核通过后,与原参保地协调办理转移手续,资金到账后完成接续,线上办理渠道便捷:可通过“云南人社12333”APP、“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官网(si.12333.gov.cn)或“掌上12333”微信公众号办理,无需线下跑腿,操作步骤为:登录平台后选择“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填写原参保地信息,提交后即可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全程约15个工作日完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阜阳会计招聘信息网有哪些会计岗位招聘信息?
« 上一篇 今天
北京事业单位工资待遇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