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人力资源部作为全市人才发展与就业服务的主管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才强市”战略和“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统筹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创业促进、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障服务等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在人才引育方面,滨州市人力资源部深入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和“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构建“靶向引才、平台育才、服务留才”全链条机制,近年来,通过举办“滨州·名校人才直通车”校园招聘、设立“人才服务驿站”、发放“人才补贴”等举措,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200余人、青年人才3.5万人次,建成省级以上专家工作站56个,形成“产业引才、人才兴产”的良性循环,依托滨州职业学院、滨州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年均培训各类技能人才2.8万人次,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就业创业服务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滨州市人力资源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打造“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平台,年均举办招聘会3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针对创业群体,推出“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2023年发放创业贷款2.3亿元,扶持创业主体1.2万个,带动就业4.5万人,建设“滨州就业创业服务云平台”,实现岗位发布、政策查询、技能培训“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在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领域,部门持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开展“护薪行动”,年均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2%,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保经办方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质增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8%,实现社保业务“跨省通办”“掌上办”,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推行“告知承诺制”,将企业用工备案、社保登记等事项整合办理,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切实提升服务效能。
以下是滨州市人力资源部主要职能与服务内容的简要概括:
主要职能 | 具体服务内容 |
---|---|
人才引进与培育 | 实施人才计划、组织招聘活动、建设专家工作站、开展技能培训 |
就业创业促进 | 举办专项招聘、发放创业补贴、提供创业贷款、搭建线上服务平台 |
劳动关系协调 | 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调解、开展“护薪行动” |
社会保障经办 | 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社保业务跨省通办、社保补贴申领 |
政策宣传与落实 | 解读人才政策、就业政策、社保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
近年来,滨州市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成效显著:城镇新增就业连续8年保持稳定增长,人才资源总量突破60万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社保经办服务满意度均居全省前列,先后获评“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关问答FAQs
Q1:滨州市人才引进的具体政策有哪些?
A1:滨州市人才引进政策主要包括“黄河人才计划”和“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20万元科研经费;对青年博士、硕士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购房补贴,并享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等“一站式”服务,对企业新引进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给予3年每月500-1500元生活补贴,具体标准根据学历、企业类型等确定。
Q2:如何办理就业创业登记手续?
A2:办理就业创业登记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线上登录“滨州就业创业服务云平台”或“爱山东”APP,填写《就业创业登记表》,上传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即可;线下可前往户籍地或常住地街道(乡镇)人社所,提交纸质材料办理,登记成功后,可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创业指导、技能培训补贴等服务,符合条件的还可申领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