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人力资源部作为市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就业优先、人才强市、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统筹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创业促进、社会保障完善、劳动关系和谐等各项工作,为临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部门内设办公室、人才开发科、就业促进科、劳动关系科、工资福利科、社会保险科等职能科室,下属市就业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事业单位,形成覆盖广泛、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致力于打造“办事更高效、服务更暖心、企业更满意、人才更向往”的人力资源服务环境。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临海市人力资源部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聚焦临海主导产业(如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时尚休闲用品等)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通过“临海人才新政30条”“青年人才聚临计划”等政策体系,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创业资助、100万元安家补贴,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补贴、租房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2023年,全市新引进大学生1.2万人,其中硕士以上人才350人,新增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5人,建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专家工作站8家,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部门常态化开展“校企对接会”“人才招聘周”“海外人才云聘会”等活动,2023年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6场,组织企业1200余家次,提供岗位3.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1万人,有效畅通人才供需对接渠道。
就业创业服务是人力资源部的核心职能之一,部门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优先位置,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帮扶,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的较低水平,为支持创业创新,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家,总面积超5万平方米,入驻创业实体320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惠及创业者600余人,深化“技能临海”行动,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针对数字化改革趋势,部门升级“智慧就业”平台,实现岗位发布、简历投递、政策申请、补贴申领等“一网通办”,2023年平台服务量达15万人次,群众办事满意度达98.6%。
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之基,临海市人力资源部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截至2023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7,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8.5万人、22万人,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为方便群众办事,推行“社银一体化”服务,在全市20个银行网点设立社保服务窗口,实现社保卡申领、挂失、缴费等业务“就近办”;开通“浙里办”社保服务专区,提供养老金测算、缴费记录查询、待遇资格认证等“掌上办”服务,全年线上办理业务占比达75%,针对特殊群体,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政策,为1.2万名困难人员代缴保费240万元;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组织政策宣讲会120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让社保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劳动关系治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部门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构建“源头预防—动态排查—多元调解—依法处置”的劳动关系风险防控体系,2023年,检查用人单位1200余家次,督促补签劳动合同8000余份,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待遇1200余万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5%,调解成功率达88%,有效化解了劳动纠纷,开展“无欠薪项目部”“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培育省级示范企业3家、台市级示范企业15家,推动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等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探索“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模式,在快递、外卖等行业建立联合工会,推动平台企业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覆盖人数达5000余人。
为优化营商环境,人力资源部聚焦企业用工需求,推出“企业用工服务包”,提供用工招聘、技能培训、社保代理、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2023年,为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缺口3000余人,开展“订单式”培训12期,培训员工800余人;落实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惠企政策,发放资金6000余万元,惠及企业800余家,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将企业招用工、人才引进、社保办理等21项事项纳入“一窗受理”,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企业办事满意度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临海市人力资源部将锚定“打造浙东人才高地、建设共同富裕样板”目标,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领域改革,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临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海新篇章贡献人社力量。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临海市人力资源部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解答:临海市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支持政策:一是就业补贴,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企业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或灵活就业的,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社保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二是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在临海初次创办企业并担任法定代表人,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入驻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的,可享受3年场地租金减免,三是贷款支持,可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给予全额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对留学回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的创业贷款,四是服务保障,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实习见习对接等服务;对在临海就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2000元、10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问题2:如何办理社保关系跨省转移接续?
解答:办理社保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具体步骤如下:线上办理,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si.12333.gov.cn)或“掌上12333”APP,注册后选择“社保转移申请”,填写本人基本信息、原参保地、新参保地等,提交申请后,系统将自动转递社保关系;线下办理,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出具)到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提交申请,办理流程中,新参保地社保机构会对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原参保地发出联系函,原参保地收到后15日内转移基金,整个办理时限一般不超过45个工作日,办理前需确认原参保地已停保,且新参保地已正常参保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