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事业单位管理局作为深圳市政府主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监督指导和改革推进的职能部门,始终以“规范、高效、服务、创新”为宗旨,致力于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为全市公益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登记管理方面,管理局聚焦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全流程线上办理,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率保持100%,通过建立“一单位一档案”动态管理机制,实时更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业务范围、法人代表等关键信息,确保登记信息准确无误,2023年,全市共办理事业单位登记事项2300余件,新设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56家,优化整合职能弱化单位38家,推动公益服务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
监督管理上,管理局构建“双随机、一公开”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督体系,每年开展年度报告公示和专项检查,覆盖全市85%以上事业单位,创新建立事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将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投诉处理等纳入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与财政预算、评优评先直接挂钩,2023年完成绩效考核1200余家单位,优秀率提升至15%,问题整改率100%,有效倒逼事业单位提升治理效能。
改革推进中,管理局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推出“公益服务创新项目”32个,推动12家三级公立医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15家科研院所实行“揭榜挂帅”用人机制,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简化职称评审、经费使用等流程,赋予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人才引进等方面更大自主权,全年为200余家单位下放审批事项15项,激发公益服务活力。
队伍建设方面,管理局实施“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事业单位负责人专题培训、业务骨干交流研讨等活动,全年培训覆盖5000余人次,建立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吸引120余名博士、高级工程师加入公益服务队伍,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智力支撑。
深圳事业单位管理局将持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服务供给,推动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为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积极力量。
FAQs
问题1:深圳事业单位如何办理设立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解答:办理设立登记需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在线提交申请,主要材料包括:《事业单位设立登记申请书》(需举办单位加盖公章)、举办单位批准设立的文件、场所使用权证明(如房产证或租赁合同)、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事业单位章程等,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管理局将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发放《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全程可网上办理,咨询电话为0755-12345。
问题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结果对单位发展有何影响?
解答: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优秀单位将在财政预算中给予优先支持,并推荐参评市级以上先进集体;良好单位可享受正常的政策扶持;合格单位需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计划;不合格单位将被限期整改,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将核减编制或调整职能,考核结果将通过政府官网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倒逼事业单位提升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