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预备党员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其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能,预备党员作为党组织的新生力量,在事业单位的成长与作用发挥,不仅是个人政治生命的重要历程,更是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的关键环节,从政治锤炼到实践锻炼,从理论武装到服务践行,事业单位预备党员的培养与成长需要系统性支撑,以实现“思想上入党”与“行动上入党”的有机统一。

事业单位预备党员的角色定位具有鲜明的“三重属性”,其一为政治性,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确保在公共服务工作中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例如在政策执行中准确理解党中央精神,在业务工作中体现党的宗旨,其二为服务性,事业单位的核心职能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需求,预备党员需将党员先进性融入岗位实践,如在窗口单位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在科研岗位攻克技术难题,在基层一线解决民生痛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其三为示范性,作为年轻党员,应成为业务骨干和群众榜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身边同事共同提升服务能力,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的良好氛围。

为保障预备党员健康成长,事业单位党组织通常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教育体系,以制度化、常态化机制确保培养质量,这一体系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动态考核”为核心,通过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清单,推动预备党员从“入党积极分子”向“合格党员”转变,具体培养路径可通过表格清晰呈现:

培养阶段 主要任务 责任主体 考核方式
预备期前3个月 理论学习:完成《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指定篇目学习;熟悉单位业务流程与党建工作要求 培养人(支部委员或优秀党员)、党支部 提交1500字以上思想汇报;培养人每月至少1次谈心谈话;支部组织理论测试(80分以上合格)
预备期4-9个月 实践锻炼:参与1-2项单位重点业务项目(如疫情防控、政策宣讲、技术攻关);协助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 党支部、业务科室 提交实践归纳报告;支部评估实践表现(含业务科室评分);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
预备期10-12个月 归纳提升:对照党员标准查摆不足;撰写转正申请书(需包含预备期成长轨迹、改进方向);参与民主评议党员 党支部、党委 支部大会民主评议(优秀率不低于80%);公示考察结果(不少于5个工作日);党委审核转正材料

在作用发挥路径上,事业单位预备党员需立足岗位实际,将党员先进性转化为服务效能,一是在业务攻坚中当先锋,针对单位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主动作为,例如在教育系统参与“双减”背景下的课程创新,在科研院所推动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在医疗机构优化诊疗流程,二是在服务群众中作表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政务服务中心党员通过“一窗受理”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基层文化站党员组织“送戏下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社保窗口党员为老年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三是在团队建设中聚合力,通过“老带新、强带弱”帮助新同事适应岗位,在组织生活中积极建言献策,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同时带动群众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凝聚推动单位发展的合力。

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是党组织严把“入口关”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党组织需严格遵循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确保程序规范、标准严格,流程包括:个人提交转正申请(需归纳预备期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反思不足及改进方向);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支部委员会审查考察材料(包括培养人考察意见、思想汇报、群众评议结果等);支部大会讨论(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超过半数同意方可通过);上级党委审批(党委派人与本人谈话后作出批复),转正后,党组织仍将持续加强日常教育管理,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量化考核等方式,引导党员永葆先进性,在公共服务岗位上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FAQs

问:事业单位预备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平衡业务工作与党员义务,体现先进性?
答:平衡业务与党员义务需做到“三个融合”,一是思想融合,将党员意识融入工作理念,在业务决策时优先考虑群众需求,在任务执行中主动担当,把“党员身份”转化为“工作动力”,二是行动融合,在业务攻坚中践行党员标准,如主动承担加班任务、攻克技术难题,或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紧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三是服务融合,立足岗位解决群众难题,如窗口党员通过“延时服务”“上门办理”减少群众跑腿,科研党员将技术成果应用于民生领域,实现业务工作与为民服务的同频共振。

问:预备党员预备期内因工作繁忙,参加组织生活不够积极,党组织应如何处理?
答:党组织需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教育与管理并重”原则,及时提醒谈话,支部书记或培养人应在发现苗头后第一时间沟通,指出组织生活是党员义务,帮助其认识重要性;优化组织形式,结合事业单位业务特点,灵活采用“线上+线下”“集中+分散”模式,如利用午休时间开展微党课、结合业务项目开展现场组织生活,减少工学矛盾;强化考核激励,将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纳入预备期考核,对多次无故缺席的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延长预备期;同时关注其工作压力,通过合理分配任务、提供支持帮助,引导其正确处理工作与组织生活的关系,确保党员意识不松懈、组织生活不缺位。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温州事业单位好考吗?竞争与考试难度究竟如何?
« 上一篇 09-16
滨州陶瓷招聘信息网有哪些陶瓷企业岗位招聘信息?
下一篇 » 09-1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