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有何优势?如何报名参与并提升技能?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石油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生态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速,在这一进程中,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立足产业需求、聚焦民生关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协同的模式,逐步形成了覆盖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格局,为城市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

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的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以“服务产业、促进就业、提升素质”为核心,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机构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实施体系,政府层面,市及各县区人社部门牵头制定培训规划,出台《关于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促进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将培训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23年全市人力资源培训专项投入超5000万元,惠及劳动者8万余人次,企业层面,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内部培训基地,如胜利油田、华泰集团等龙头企业年均投入培训资金超2000万元,开展技能提升、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等定制化培训,社会机构层面,支持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围绕新兴产业和民生需求开设课程,全市现有备案人力资源培训机构46家,年培训能力达3万人次。

在实施路径上,东营市注重“精准对接”,通过建立“产业需求—培训供给—就业创业”联动机制,实现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匹配,针对石油化工、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联合东营职业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院校开设“化工总控工”“光伏系统运维”等特色专业;针对乡村振兴需求,在广饶县、利津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2023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2万人次,带动5000余名农民实现就近就业或创业。

重点领域培训内容与特色项目

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覆盖产业技能、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项目。

(一)产业技能培训:支撑实体经济升级

作为工业强市,东营市将产业技能培训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基础技能+专项技能+高级研修”的阶梯式培训体系,传统产业方面,围绕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优势产业,开展“设备更新技改”“绿色生产技术”等培训,2023年完成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2.8万人次,其中高级工及以上占比达15%,新兴产业方面,针对氢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与山东东华能源、赛科瑞等企业合作开展“氢能储运技术”“生物制药工艺”等前沿培训,培养技能型人才2000余人,为应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市开展“数字技能进企业”行动,培训工业机器人操作、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能人才5000余人,推动200余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升级。

(二)创新创业培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东营市打造“创业培训+孵化服务+政策扶持”的全链条培训模式,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GYB( 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SYB(Start Your Business)”等创业启蒙培训,2023年举办创业培训班120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其中成功创业率达18%,依托东营市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提供“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项目路演”“融资对接”等服务,孵化创业项目400余个,带动就业1.2万人,针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发展需求,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培训”,培训民宿经营者、电商主播等800余人,打造“黄河口民宿”“黄河口农品”等特色创业品牌。

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

(三)公共服务与民生领域培训:提升社会福祉

在公共服务领域,东营市加强基层工作者、养老护理、健康照护等民生技能培训,2023年,开展“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覆盖全市85%的社区,培训内容涵盖基层治理、矛盾调解、智慧社区建设等;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培训养老护理员1200余人,持证上岗率达90%,满足全市200余家养老机构的用工需求,开展“家政服务提质培训”,培训月嫂、育儿嫂等2000余人,东营月嫂”品牌在省内外形成较高认可度,人均月收入提升至8000元以上。

(四)乡村振兴专项培训: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东营市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在产业振兴方面,开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大豆耐盐碱品种种植、水产养殖等技术,培训农户5000余人,带动盐碱地大豆种植面积扩大10万亩;在人才振兴方面,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学员300余人,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在组织振兴方面,培训村“两委”干部、党员骨干800余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30个行政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培训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通过多年实践,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劳动者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32%;就业质量持续改善,参训人员就业率较未参训人员高出20个百分点,平均月薪提升1500元以上;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关键岗位技能达标率达95%,为东营市“十四五”期间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高地提供了人才保障。

培训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城乡培训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优质培训供给不足,部分偏远乡镇劳动者参训便利性较低;二是新兴产业培训资源滞后,氢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业师资和实训设备有待加强;三是培训与就业衔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培训项目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参训人员技能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针对氢能、碳捕集等前沿领域开发特色课程,培养“适需对路”的技能人才;二是推进数字化培训,建设“东营市人力资源智慧培训平台”,整合线上课程、实训模拟、就业对接等功能,实现“培训—考证—就业”一站式服务;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培训投入,开展“流动培训车”“送培训下乡”等活动,提升培训覆盖面;四是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培训效果跟踪机制,将企业满意度、就业率、薪资增长率等指标纳入考核,确保培训实效,通过持续创新,东营市将着力打造黄河三角洲人力资源培训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东营市人力资源培训

相关问答FAQs

Q1:东营市企业如何参与政府主导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并申请培训补贴?
A:企业可通过“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或“山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系统”申报培训项目,具体流程为:企业向属地人社部门提交培训计划(含培训对象、课程、师资、预算等),经审核备案后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提交参训人员名单、考勤记录、考核结果、费用支出凭证等材料,人社部门根据《东营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一般为每人500—2000元(根据职业等级和培训类型确定),龙头企业还可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按每人每年4000—6000元标准申领补贴。

Q2:个人如何免费或低成本参加东营市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培训?
A:东营市面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多项免费或低成本培训渠道:一是就业重点群体(如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可到户籍地或常住地人社部门登记,免费参加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如电工、焊工、电商、养老护理等;二是通过“东营市智慧人社”APP或“鲁人社”APP查询“培训地图”,选择附近的培训机构报名;三是参加“乡村振兴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专项计划,部分培训还提供交通、食宿补贴;四是企业员工可向所在单位申请内部培训,或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个人仅需承担少量费用(约总费用的10%—20%),具体政策可咨询当地人社部门或拨打12333热线。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能提供哪些求职招聘与就业指导服务?
« 上一篇 今天
烟台奉贤人力资源培训,企业如何提升人才竞争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