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体检通过后,政审作为录用前的最后一道关键环节,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情况,确保录用人员符合事业单位岗位要求,政审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牵头,必要时委托考生户籍或档案所在地的单位(街道、学校、派出所等)协助完成,流程严谨,标准严格,考生需提前了解并积极配合。
政审的主要流程
政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通知与准备:用人单位通过电话、短信或书面形式通知考生进入政审环节,明确需提交的材料清单及截止时间,考生需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确保真实、完整。
- 材料提交与审核:考生将个人材料提交至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初步审核材料完整性,对存疑部分要求考生补充说明或提供佐证。
- 实地或函调考察:用人单位通过查阅档案、走访谈话、函调等方式核实考生信息,档案查阅主要关注学历、工作经历、奖惩记录等;走访谈话包括与考生本人、亲属、同事、邻居等沟通,了解现实表现;函调主要用于向考生户籍地、档案管理单位等核实相关情况。
- 综合评定与上文归纳:用人单位根据考察情况形成政审报告,综合评定考生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最终确定是否录用,政审上文归纳一般以书面形式通知考生,无异议的进入后续公示环节。
政审的核心考察内容
政审重点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展开,具体包括:
- 政治表现:是否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政治立场坚定,有无参与非法组织或活动等。
- 道德品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是否良好,有无不良嗜好或违法违纪行为(如赌博、酗酒、失信等)。
- 能力素质:学习、工作能力是否适应岗位需求,责任心、团队协作意识等。
- 学习和工作实绩:在校期间或工作期间的表现,有无重要奖励、处分,工作业绩是否突出等。
- 遵纪守法与廉洁自律: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包括刑事处罚、行政拘留、劳动教养等),是否遵守党纪党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有无贪污受贿等行为。
- 家庭社会关系: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的政治历史情况,主要社会关系是否清楚、无不良记录。
政审常见材料清单
以下是政审阶段考生通常需准备的材料(具体以用人单位要求为准):
序号 | 材料名称 | 提供单位/备注 |
---|---|---|
1 | 《事业单位政审表》 | 用人单位提供,需考生本人签字,档案所在单位、户籍地社区(村)盖章 |
2 | 无犯罪记录证明 | 户籍地或居住地派出所出具,需加盖公章 |
3 | 个人档案 | 档案管理单位(人才市场、学校、原工作单位等)提取,需密封并加盖骑缝章 |
4 | 现实表现材料 | 户籍地街道/乡镇政府、社区(村)或档案所在单位出具,需包含思想、道德、遵纪守法等内容 |
5 | 计划生育证明(部分地区) | 户籍地卫健部门或社区出具(部分地区已取消,需提前确认) |
6 | 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 | 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信网学历认证报告 |
7 |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正反面复印件 |
8 | 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 1-2张,底色按用人单位要求 |
注意事项
- 如实申报,不隐瞒信息:政审严格核查考生所有信息,若存在伪造材料、隐瞒事实(如档案问题、违法犯罪记录等),一经查实将取消录用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 积极配合,保持沟通:主动配合用人单位的考察工作,提供准确的联系方式,确保走访、函调等环节顺利进行,若需异地配合,提前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
- 关注细节,提前准备:部分材料(如档案提取、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需一定时间,建议提前1-2周准备,避免因材料不全延误政审。
- 言行得体,展现素养:政审期间,注意言行举止,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避免因不当言行影响考察评价。
相关问答FAQs
Q1:政审中哪些情况会导致不合格?
A:政审不合格的情形主要包括:① 有反对党的领导、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② 曾被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或行政拘留(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缓刑,且已改正的除外);③ 参与非法组织、邪教组织或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④ 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且在影响期内,或被单位开除、辞退;⑤ 现实表现恶劣,道德败坏,有不良嗜好(如吸毒、赌博成瘾);⑥ 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重要信息;⑦ 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受到处罚;⑧ 其他不符合事业单位录用条件的情形(如岗位要求“应届生”但考生有工作经历且未如实申报)。
Q2:政审期间需要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吗?
A:建议主动联系,用人单位通常会在政审开始前通知考生具体流程和材料要求,若考生未收到通知或对材料有疑问,可主动联系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确认,政审过程中,若需补充材料或配合考察,用人单位会联系考生,考生需保持电话畅通;若超过约定时间未收到反馈,可主动询问政审进度,确保流程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