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人力资源局最新就业扶持政策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门人力资源局立足“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聚焦就业创业、人才引育、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核心职能,逐步构建起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三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门人力资源局

就业创业服务:稳岗位惠民生,筑牢民生底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三门人力资源局始终将稳就业保民生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创业带动等举措,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启航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年均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4000余人。

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紧扣县域产业需求,重点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紧缺工种培训,年均培训2000余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2亿元,扶持创业500余人,带动就业2000余人,为直观呈现就业成效,现将2020-2023年三门县就业创业主要指标统计如下:

年份 新增就业人数(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人) 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额(万元)
2020年 3200 2 1800 2100
2021年 3500 0 2100 2800
2022年 3800 8 2300 3500
2023年 4100 5 2500 4200

人才引育留用:聚贤能促发展,激活创新动能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三门人力资源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三门人才新政黄金18条”为抓手,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服务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活动,2020年以来累计引进博士12人、硕士85人、高级职称人才136人,建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市级专家工作站5家。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三门工匠”培育计划,每年评选“十大工匠”,开展技能竞赛、名师带徒等活动,培养高技能人才1200余人;与浙江工业大学、台州学院等高校共建“产学研用”基地,定向培养产业人才500余人,为优化人才生态,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打包服务”,累计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200余件,发放人才补贴5000余万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社会保障服务:织密网兜底线,增进民生福祉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三门人力资源局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6%,实现“应保尽保”,在经办服务方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15个,实现社保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就近办”;上线“浙里办”社保专区,23项服务实现“掌上办”,年均办理业务15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三门人力资源局

严格落实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2020年以来累计发放养老金28亿元、医疗保险待遇12亿元,连续18年实现养老金待遇按时足额发放,针对工伤职工,推行“快处快赔”机制,工伤认定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年均为工伤职工支付待遇3000余万元,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劳动关系维护:促和谐保稳定,构建共赢格局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三门人力资源局以“无欠薪县”创建为抓手,建立“一金三制”(工资保证金、实名制管理、总包代发、分账管理)制度,2020年以来累计排查企业3000余家次,受理欠薪投诉200余起,为农民工追发工资500余万元,欠薪案件处置率达100%。

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方面,构建“预防-调解-仲裁-诉讼”一体化机制,设立乡镇(街道)调解中心8个、企业调解委员会56家,年均调解争议案件400余件,调解率达85%,仲裁结案率达98%,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评选“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20家,引导企业规范用工,切实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合法权益。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优机制强队伍,提升治理效能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三门人力资源局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岗位管理+聘用制”管理模式,完成全县120余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优化人员结构;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年均招聘事业人员200余人,充实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人才力量。

在职称评审方面,实施“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政策,向基层一线倾斜,2020年以来评审中级职称300余人、初级职称500余人,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活力,完善事业单位考核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挂钩,推动事业单位干部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三门人力资源局

数字化改革:优服务提效能,打造智慧人社

近年来,三门人力资源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智慧人社”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依托“浙里办”APP、“三门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就业登记、社保查询、补贴申领、争议调解申请等23项“掌上办”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创新推出“就业创业一件事”联办服务,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登记、社保参保、补贴申办等6项业务整合为“一件事”,平均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群众办事体验显著提升。

下一步,三门人力资源局将持续深化“人社惠民”行动,以更精准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更创新的举措,在稳就业保就业、引才育才、社保扩面、劳动关系维护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三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外地高校毕业来三门就业的大学生,可以申请哪些人才补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解答:根据《三门县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外地高校毕业来三门就业的大学生可申请“就业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

  • 就业生活补贴:本科毕业生每月500元,连续发放3年;硕士研究生每月1000元,连续5年;博士研究生每月2000元,连续5年。
  • 购房补贴:本科毕业生10万元,硕士研究生20万元,博士研究生30万元。
    申请条件:①毕业2年内首次来三门就业并缴纳社保;②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③在三门县无自有住房。
    申请流程:通过“浙里办”APP搜索“三门人才补贴”,上传身份证、毕业证、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在线提交,人社部门审核通过后发放至个人银行卡,咨询电话:0576-83312345。

问题2: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多少?
解答:灵活就业人员(含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可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到县人社局服务窗口或通过“浙里办”APP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缴费标准:按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自主选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2023年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为74686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4481元(74686×60%),月缴费金额为896.2元(4481×20%);上限为22405元(74686×300%),月缴费金额为4481元(22405×20%)。
办理流程:线下办理需填写《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表》,线上办理可通过“浙里办”APP“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模块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通过税务部门渠道缴费,咨询电话:0576-83323456。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东至招聘考试信息网最新招聘信息哪里能查全可靠?
« 上一篇 09-18
广州人力资源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时间及备考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 09-1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