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作为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海岛县,地处黄海与渤海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赋予了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长岛县始终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事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人才强县”战略和“民生为本”理念,着力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网络,为海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长岛县立足海洋经济主导产业,聚焦渔业、旅游业、新能源等特色领域,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引育留用,针对海岛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县人社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实施“海岛人才集聚计划”,通过提供安家补贴、创业扶持、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扎根海岛,强化本土人才培养,依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立“海洋产业技能培训基地”,开设水产养殖、船舶驾驶、旅游服务等特色课程,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长岛县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平台,定期举办“海岛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等活动,2023年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500余个,促成就业800余人,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
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之基,长岛县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在养老保险方面,针对海岛渔民、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推出“社保入渔”“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绿色通道”等政策,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上年增长5%,医疗保险方面,建立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海岛群众就医报销更加便捷;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医保代办等服务,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长岛县还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2023年为200余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为50余家企业落实稳岗返还政策,有效发挥了社保“安全网”作用。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长岛县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工作,依托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站,开展“春暖农民工”“无欠薪海岛”等专项行动,重点规范渔业企业、旅游服务企业用工行为,督促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创新建立“海岛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吸纳渔村干部、企业代表、法律工作者等组成调解团队,2023年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6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2%,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岛”,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通过“送法进企业”“线上普法课堂”等形式,提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劳动纠纷。
为直观展示长岛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事业发展成效,以下为2023年部分核心数据统计:
指标名称 | 数据统计 | 同比增长 |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 98% | 2% |
技能培训人次 | 2150人次 | 5% |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 | 92% | 5% |
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 | 92% | 3% |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人数 | 820人 | 6% |
当前,长岛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事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海岛区位条件导致人才吸引力不足,老龄化程度加深对社保基金可持续性带来压力,部分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短缺等,下一步,长岛县将持续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候鸟式人才”“柔性引才”等模式;健全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推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优化就业服务,发展海洋经济新业态,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努力让海岛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建设“生态、富裕、美丽”新长岛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长岛县针对渔民群体的社保政策有哪些特色?
A1:长岛县结合渔民生产生活特点,推出多项特色社保政策:一是实施“社保入渔”政策,将渔民纳入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范畴,政府给予一定缴费补贴;二是开通“渔民参保绿色通道”,简化参保登记、缴费转移等流程,提供上门服务;三是针对渔民海上作业风险高的特点,将渔业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落实“先参保、后缴费”机制,保障渔民因工受伤的医疗救治和工伤待遇,定期开展渔民社保政策宣讲会,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渔村、码头,帮助渔民了解政策、享受权益。
Q2:长岛县如何解决海岛企业“引才难、留才难”问题?
A2:为破解海岛企业引才留才难题,长岛县多措并举:一是强化政策激励,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安家补贴,3年内发放每月2000-5000元人才津贴;二是优化人才服务,建设“人才公寓”,解决住房问题,协调子女就近入学、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三是搭建发展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设立“海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扶持;四是改善就业环境,推动海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升级,提升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