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人力资源部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承担着全市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就业创业促进、社会保障统筹、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协调等重要职能,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枢纽,近年来,围绕“扛旗争先、崛起浙中”战略目标,金华人力资源部以“稳就业、强保障、聚人才、优服务”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金华建设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区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部门职能与工作定位
金华人力资源部主要职责涵盖六大领域:一是就业创业服务,统筹城乡就业,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社会保障管理,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推进社保参保扩面和待遇提升,实现“应保尽保”;三是人才引育创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政策,打造浙中人才高地;四是人事人才管理,负责公务员队伍建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等工作;五是劳动关系协调,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六是公共服务优化,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便捷度。
作为连接政府、企业与群众的桥梁,金华人力资源部始终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宗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企业发展需求,推动人力资源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普惠化”向“精准化”升级。
核心工作与成效
(一)就业创业:稳岗扩岗,激活民生“源头活水”
就业是民生之本,金华人力资源部将稳就业保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构建“政策扶持、服务对接、技能提升、创业带动”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保持95%以上,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在政策支持方面,落实稳岗返还、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惠企政策,全年为2.1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8.6亿元,带动就业岗位新增5.8万个;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组织招聘会320场,提供岗位18.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2万人。
在技能培训方面,实施“技能金华”行动,围绕五金制造、汽配、电子商务等支柱产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全年培训劳动者6.5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35%,建设创业孵化基地28个,入驻创业实体1200余家,带动就业80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倍率达1:3.2。
(二)社会保障:织密网络,筑牢民生“安全底线”
金华人力资源部以“全民参保”为目标,持续推进社保提标扩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5%,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在待遇提升方面,连续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达286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215元/月,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以上,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至1万元,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在服务优化方面,推行“社银合作”,全市社保业务银行代办点达156个,实现“就近办”;上线“浙里办”社保服务专区,28项高频业务实现“掌上办”,社保卡持卡人数达680万,电子医保卡激活率达92%,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100%。
(三)人才引育:精准发力,打造区域“人才磁场”
围绕“浙中科创走廊”建设,金华人力资源部实施“双龙计划”“金东人才新政”等政策,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2023年,全市新引进大学生8.9万人,其中博士、硕士1.2万人,人才总量突破120万人,每万名就业人才中研发人员达680人。
在政策引才方面,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800万元安家补贴、500万元创业资助,建设人才公寓1.2万套,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在平台聚才方面,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2家、省级专家工作站36家,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3家,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86项,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自主育才方面,实施“技能大师培养工程”,选拔市级首席技师50名、技术能手100名,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深化产教融合,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年培养技能人才3万名,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四)劳动关系:和谐共赢,构建稳定“用工环境”
金华人力资源部以“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为抓手,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年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8万件,调解成功率86%,仲裁结案率98%,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同比下降40%,未发生重大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金华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办法》,建立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将劳动关系状况与企业评优、资金扶持挂钩;在监管执法方面,开展“春雷行动”“护薪行动”等专项检查,检查企业1.2万家次,督促补签劳动合同8.6万份,追发工资待遇1.2亿元。
在矛盾化解方面,构建“预防-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解机制,设立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50个,培育“金牌调解员”60名,实现劳动争议“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乡镇”,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企业用工秩序。
创新实践与未来方向
(一)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效服务
金华人力资源部以“数字人社”建设为抓手,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建成“智慧人社”一体化平台,整合就业、社保、人才等8大类136项服务数据,实现“一网通办”;开发“用工余缺调剂”数字平台,帮助企业精准匹配劳动力,全年解决企业临时用工需求3.2万人次,用工成本降低15%。
(二)未来工作重点
下一步,金华人力资源部将聚焦共同富裕目标,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就业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就业从“数量就业”向“质量就业”转变,2024年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万人次;二是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探索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大“长护险”覆盖面;三是打造“人才发展高地”,实施“鲲鹏行动”“浙中英才计划”,力争三年内人才总量突破150万人,为金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人才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高校毕业生在金华就业创业可以享受哪些补贴政策?
A:高校毕业生在金华就业创业可享受多项补贴:一是就业补贴,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本科毕业生可享受每年1万元生活补贴(连续3年),硕士、博士分别享受每年2万元、3万元;二是创业补贴,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三是租房补贴,在金华无自有住房的,可享受每月800-1200元租房补贴(最长3年);四是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可贷50万元,财政全额贴息3年,具体可通过“浙里办”APP“金华人才码”模块申报。
Q2:企业如何申请稳岗返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企业申请稳岗返还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二是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三是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2023年为5.5%),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按30%返还,申请方式: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或“浙里办”APP,选择“稳岗返还申领”服务,在线填写信息并上传社保缴费证明,审核通过后资金直接拨付至企业对公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