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事业单位社保政策、缴纳及待遇标准是怎样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始终走在改革前沿,既遵循国家《社会保险法》及广东省统一规定,又结合特区实际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障模式,事业单位社保覆盖范围广泛、制度设计完善,为职工提供了从入职到退休的全生命周期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才稳定的重要基石。

深圳 事业单位 社保

参保范围:应保尽保,覆盖全员

深圳市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市属、区属、街道、教育、医疗、科研等类型)及其职工均纳入社保参保范围,具体分为两类:一是编制内正式职工,自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实行“统账结合”模式;二是编外合同制职工、劳务派遣人员等,与编制内职工同等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已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事业单位作为用人单位,需为所有职工办理参保手续,确保“应保尽保”,无遗漏无死角。

缴费基数与比例:动态调整,合理负担

深圳市社保缴费基数以上年度广东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准,每年7月进行调整,2023年缴费基数下限为2360元(60%的基数),上限为23661元(300%的基数),单位与职工需按月足额缴费,具体比例如下(单位:%):

险种 单位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比例 备注
养老保险 14% 8% 个人账户按缴费基数的8%划入,单位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医疗保险 6% 2%+3元 含地方补充医疗(单位1.5%),个人账户:45岁以下划入2%,45岁以上划入2.2%
失业保险 7% 3%
工伤保险 2%-1.9% 0 按行业风险等级浮动,事业单位多为一类风险行业,费率0.2%
生育保险 5% 0 已并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包含在医疗险中

:1. 养老保险单位比例自2022年起从20%降至14%,进一步减轻事业单位负担;2. 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退休人员不缴纳基本医保费,个人账户按月定额划入(2023年为367元/月);3.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所属行业确定费率,如事业单位多为一类风险行业,费率0.2%。

社保待遇:多层次保障,覆盖全生命周期

(一)养老保险待遇:老有所养,待遇稳定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且累计缴费满15年,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

  •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
  • 过渡性养老金: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且符合规定的职工,需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公式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3%)。

深圳养老金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已达4000元以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缴费基数较高、视同缴费年限较长,养老金水平更优。

深圳 事业单位 社保

(二)医疗保险待遇:病有所医,减轻负担

  • 门诊统筹: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年度起付线1000元(基层医疗机构300元),最高支付限额1万元,报销比例一级医院90%、二级85%、三级80;
  • 住院报销:起付线1000元(三级医院),最高支付限额45.7万元(2023年),报销比例一级医院95%、二级90%、三级85;
  • 大病保险:超过基本医保封顶线的部分,进入大病保险,报销比例9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40万元;
  • 个人账户:职工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门诊、住院费用及家庭成员共济,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金额高于在职职工。

(三)失业保险待遇:失业期间基本生活有保障

失业人员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缴费满1年,且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金(标准为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90%,2023年为1980元/月),领取期限最长24个月,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缴纳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医疗待遇。

(四)工伤保险待遇:工伤无忧,全权保障

工伤职工可享受工伤医疗费用报销(符合规定的100%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发放,不超过12个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27个月工资,十级伤残7个月工资)等,因工死亡,可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2023年为98.6万元)和丧葬补助金(6个月全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五)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无忧,补贴到位

职工生育或终止妊娠,可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产前检查、分娩、计划生育手术等,最高报销5000元);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顺产98天,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一胎增加15天),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保障职工生育期间收入。

办理流程:便捷高效,线上线下融合

(一)新参保登记

单位在职工入职30日内,通过“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官网”或“深圳社保”APP在线申报,提交职工身份证、劳动合同等材料,填写《深圳市社会保险参保登记表》,无需线下跑腿。

(二)停保与续保

职工离职或退休后,单位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办理停保;新入职职工续保时,系统自动关联历史缴费记录,无需重复提交材料。

深圳 事业单位 社保

(三)社保关系转移

跨省流动就业的,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转入地接收后完成转移,全程线上办理,平均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四)待遇申领

  • 退休手续:职工提前3个月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退休手续,提交身份证、档案材料等,社保系统自动核算养老金,次月起发放;
  • 失业金申领:通过“粤省事”APP在线提交失业登记、离职证明等材料,审核通过后次月发放失业金;
  • 工伤认定:单位在职工受伤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社保机构在60日内作出认定,认定后享受相关待遇。

特殊政策:精准施策,保障人才

深圳市针对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推出专项政策:

  • 高层次人才社保补贴:对入选“孔雀计划”等人才项目的事业单位职工,给予个人缴纳部分50%的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
  •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可灵活就业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在60%-300%间自主选择,比例为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8%;
  • 社保与积分入户挂钩:参加深圳市社会保险满年限(如养老保险满8年)是积分入户的重要指标,助力人才落户深圳。

相关问答FAQs

深圳事业单位职工社保缴费基数如何确定?是否可以调整?
答:社保缴费基数以上年度广东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300%确定,每年7月调整,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下限的按下限缴费,高于上限的按上限缴费,在上下限之间的按实际工资缴费,新入职职工,首月缴费基数按首月工资确定,次年起按上年度平均工资调整,单位需每年向职工公示缴费基数和缴费情况,职工如有异议可向社保机构查询,确保缴费准确无误。

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养老金如何计算?哪些因素会影响养老金水平?
答: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且符合规定的职工),基础养老金与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相关;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相关;过渡性养老金与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3%-1.4%)相关,影响养老金水平的因素包括:缴费年限(越长越高)、缴费基数(越高越好)、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退休时全省平均工资(逐年增长)等,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过渡性养老金是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老人”待遇衔接。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滨州事业单位工资多少?具体构成有哪些?
« 上一篇 09-20
盐源事业单位招聘何时启动?岗位条件与报名方式是什么?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