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外经领域的人力资源支撑是推动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广州政方外经人力资源”聚焦于服务广州市外经企业、涉外机构及国际化人才,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构建起覆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保障的全链条体系,为广州外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政策框架:顶层设计引领外经人才发展
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外经人力资源建设,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为外经人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广州市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核心,明确将“国际化人才”列为重点培育方向,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目标;配套《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若干措施》《广州市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若干措施》等政策,针对外经领域人才在签证便利、职称评审、资金扶持等方面推出专项举措,对外经企业引进的高层次海外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安家补贴,并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外派人员,提供专项培训补贴和境外保险支持,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政策体系还注重“放管服”改革,简化外经人才相关行政审批流程,推行“跨境人才一网通办”平台,整合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社保缴纳等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建立“外经人才评价绿色通道”,对具有国际职业资格(如ACCA、CFA等)的外经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打破传统评价标准限制,吸引更多国际化专业人才落地广州。
培养体系:校企协同打造外经人才“蓄水池”
针对外经领域“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需求,广州构建“政府引导、校企联动、企业主体”的培养模式,形成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层面,支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小语种等专业,与外经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广州外贸集团共建“外经贸实践基地”,每年培养500余名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贸易实务技能的毕业生。
在职培训方面,实施“外经人才能力提升计划”,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工程管理”“海外合规经营”等专题培训,覆盖企业高管、中层骨干及一线外派人员,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特点,联合广州市对外贸易企业协会开设“东南亚市场开拓研修班”,邀请外交官、法律专家、企业实战派授课,提升企业对当地政策、法律、文化的适应能力,建立“外经实训基地”,在白云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南沙新区等重点外经载体设立实训点,通过“理论+实操”模式,增强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解决外派人才“语言关”“文化关”问题,广州还整合高校、社会机构资源,开发“小语种+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如越南语、泰语、阿拉伯语等,结合国际物流、海外工程等场景开展沉浸式教学,2023年累计培训外派人才超2000人次,有效缓解企业“走出去”的语言障碍。
引进机制:精准聚才优化外经人才结构
广州坚持“靶向引才、全球揽才”,围绕外经重点产业领域,构建“高端引领、青年储备、柔性补充”的引进格局,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将外经领域纳入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对引进的“国际经贸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资助和科研经费支持;设立“广州外经人才工作站”,在全球主要城市(如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布局招才引智窗口,与当地商会、行业协会建立合作,精准对接海外优质人才资源。
青年人才储备方面,推出“穗港澳青年外经人才交流计划”,联合香港贸易发展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组织三地青年参与国际展会、海外市场调研等项目,2023年累计输送300余名青年人才赴港澳及海外企业实习;举办“广州外经校园招聘专场”,组织广新集团、越秀集团等市属外经企业赴国内外高校招聘,吸引应届毕业生留穗发展,2024年计划招聘外经相关专业人才1500人。
柔性引才机制上,鼓励外经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周末工程师”“顾问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海外专家和国内顶尖智力资源,某广州国际工程公司通过柔性引进德国工程技术专家,参与非洲基建项目技术攻关,推动项目成本降低15%,工期缩短10%,建立“外经人才智库”,汇聚法律、金融、税务等领域专家,为企业提供“出海”政策咨询、风险预警等智力支持,2023年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次。
服务保障:优化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为让外经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广州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国际化人才发展生态,在生活服务方面,推出“国际人才卡”,持卡人才可享受住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20余项便利服务,2023年累计发放国际人才卡1.2万张;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在南沙、白云等外经企业集中区域配建人才公寓,提供拎包入住服务,租金补贴最高达50%。
职业发展方面,建立“外经人才职称评审特殊通道”,对长期在海外一线工作的人才,放宽论文、科研要求,侧重实际业绩和市场评价;设立“广州外经人才奖”,每年评选“杰出外经企业家”“优秀外派员工”等,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人才职业荣誉感,搭建“外经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国际人才峰会”“外经企业家沙龙”等活动,促进人才与项目、企业与资本对接,2023年促成人才合作项目86个,总投资额超300亿元。
风险保障方面,针对外派人才境外安全风险,建立“外经人才境外应急机制”,联合中国驻外使领馆、境外中资企业商会,提供安全预警、医疗救援、法律援助等服务;推出“外派人员专项保险”,覆盖意外医疗、绑架勒索、战争险等,2023年累计为3000余名外派人员提供保险保障,保障金额超50亿元。
成效与展望:夯实外经发展人才根基
经过多年发展,广州政方外经人力资源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外经人才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市外经领域从业人员超15万人,其中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人才占比达25%,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以国际商务、国际工程、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为重点的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全市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8%,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稳居全国前列。
但同时,广州外经人力资源仍面临高端人才供给不足、跨文化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加剧等挑战,广州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国际人才自由港”试点,探索更开放的签证、居留政策;加强穗港澳人才协同,共建“大湾区外经人才联盟”;推动数字技术与人才服务融合,建设“外经人才大数据平台”,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为广州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表:广州市外经人才重点政策与服务措施一览表
类别 | 具体措施 | 适用对象 | |
---|---|---|---|
人才引进 | “广聚英才计划”外经专项 | 国际经贸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 最高1000万元创业资助,安家补贴,子女入学优待 |
人才培养 | “外经人才能力提升计划” | 企业高管、中层骨干、外派人员 | 专题培训补贴(最高5000元/人/年),实训基地对接 |
柔性引才 | “周末工程师”“顾问咨询” | 海外专家、国内顶尖智力资源 | 项目合作经费补贴,最高200万元/项目 |
生活服务 | “国际人才卡” | 持卡国际人才 | 住房补贴(最高3000元/月),三甲医院绿色通道,地铁公交折扣 |
职业发展 | 外经人才职称评审特殊通道 | 长期海外一线工作人员 | 放宽论文要求,侧重业绩评价,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
风险保障 | “外派人员专项保险” | 企业外派人员 | 覆盖意外医疗、绑架勒索等,保障金额最高500万元/人 |
FAQs
Q1:广州对外派海外工作的外经人才有哪些专项支持政策?
A:广州对外派人才提供“培训+补贴+保障”全方位支持,一是专项培训,每年开设“海外合规经营”“跨文化沟通”等免费课程,提升人才适应能力;二是资金补贴,对企业外派人员给予每人每月最高3000元的外派补贴,补贴期限最长2年;三是保险保障,政府统一为外派人员购买境外医疗、意外等保险,降低境外风险;四是服务支持,建立“外派人才跟踪服务机制”,定期联系了解境外工作生活情况,协调解决家庭困难。
Q2:外经企业如何申请政府的人才补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外经企业可通过“广州市政务服务网”或“广州人才工作网”在线申请人才补贴,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企业在广州注册,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或对外承包工程资质;二是引进或培养的人才符合《广州市外经人才目录》(如具有国际职业资格、高级职称、海外硕士以上学历等);三是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人才证明、劳动合同、培训记录等),审核通过后,补贴资金将直接拨付至企业账户,其中高端人才引进补贴分批次发放,人才培养补贴按培训实际费用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