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东河区作为包头市的老城区和核心功能区之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始终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东河区立足“宜业东河”建设目标,围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人才集聚等核心需求,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强化政策保障,推动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力资源发展格局。
东河区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东河区总面积4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过60%,人力资源总量充足,从结构来看,劳动力资源呈现“三多两少”特点:一是传统产业工人多,依托辖区装备制造、稀土加工、化工等传统产业,拥有大量技术熟练工人;二是服务行业从业者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达45%以上;三是本地就业意愿强,多数劳动力倾向于在本地就业,流动性相对较低,但同时也面临“两少”挑战:高层次创新人才较少,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专业人才缺口明显;年轻劳动力外流趋势尚未完全扭转,35岁以下高素质人才占比不足30%。
就业方面,2023年东河区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85%,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累计帮助困难人员就业3200余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人力资源市场日趋活跃,现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3家,年均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5万人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8场,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就业服务体系。
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构建
为充分释放人力资源潜力,东河区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硬核”政策,构建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的支持体系。
(一)重点人力资源支持政策
为直观呈现政策内容,现将东河区近年来主要人力资源政策梳理如下:
政策名称 | 适用对象 | 申请渠道 | |
---|---|---|---|
《东河区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 | 城乡创业者、小微企业 | 个人最高贷款2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300万元,财政贴息3年;提供创业培训、场地支持等。 | 区就业服务中心各街道分中心 |
《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实施细则》 | 企业职工、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 |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初级补贴1000元,中级2000元,高级3000元;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 | “包头人社”APP或线下经办机构 |
《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办法》 | 硕士以上人才、高级技师 | 给予5万-20万元安家补贴;提供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一站式”服务。 | 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稳岗返还政策》 | 不裁员、少裁员企业 | 按企业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90%返还中小微企业,大型企业返还30%-50%。 |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东河区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供给,建成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中心1个、街道(镇)基层服务平台12个、社区(村)服务网点86个,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线上依托“东河就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实时发布招聘信息、政策解读、技能培训课程,2023年累计推送信息2.3万条,线上服务覆盖人群超10万人次,针对重点企业建立“用工服务专员”制度,为包钢集团、一机集团等龙头企业提供“点对点”用工保障,全年协调解决用工缺口8000余人。
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才培育
针对劳动力技能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东河区实施“技能东河”行动,构建“政府+企业+院校”协同培训机制,整合辖区职业院校资源,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等合作开设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特色培训项目,年培训技能人才6000人次以上;引导企业参与培训,支持包钢集团、华鼎铜业等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2023年企业自主培训达4000人次,针对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菜单式”免费技能培训,涵盖农业技术、电商直播、养老护理等领域,帮助1.2万人实现技能就业。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东河区人力资源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但人才培养周期长、见效慢;年轻人才外流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区域人才吸引力不足;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东河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包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区,辖区正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将为人力资源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自治区“人才新政30条”、包头“鹿城英才计划”等政策叠加,为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步,东河区将聚焦“产业需求+民生导向”,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产才融合,围绕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升级、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建立“产业人才需求清单”,定向引进和培育专业人才;二是优化服务效能,推进“智慧就业”平台建设,实现政策匹配、岗位推荐、培训报名“一网通办”,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水平;三是强化青年人才吸引,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相关问答FAQs
Q1:东河区高校毕业生如何申请就业见习岗位?享受哪些补贴?
A:东河区高校毕业生可通过“东河就业”微信公众号、区就业服务中心现场报名或关注辖区企业发布的见习招聘信息,见习对象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或16-24岁失业青年,见习期限一般为3-12个月,见习期间,见习人员享受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贴(目前为1910元/月),并由政府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见习单位还可享受每人每月1000元的就业见习补贴,用于支付见习人员生活补贴和为其缴纳保险。
Q2:东河区企业如何申请稳岗返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A:企业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内蒙古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在线申请,申请条件需同时满足:上年度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2023年为5.5%);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符合《中小企业划型规定》,返还标准为: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90%返还,大型企业按30%-50%返还,审核通过后,补贴资金直接返还至企业银行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