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谷滩新区作为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打造的城市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聚焦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构建了涵盖人才引育、就业服务、技能提升、权益保障的全链条人力资源发展体系,近年来,新区依托区位优势、政策红利与产业基础,人力资源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人才引进政策:精准施策,打造“人才磁场”
红谷滩新区立足“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的产业定位,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闭环机制,在政策层面,新区实施“红谷滩英才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安家补贴、200万元项目资助,并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对青年人才推出“青年驿站”,提供3-6个月免费住宿与就业指导,降低来区创业就业成本,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如金融、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实施“产业人才专项支持”,对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给予每人每年最高10万元岗位补贴,鼓励企业通过“项目制”“柔性引才”等方式汇聚智力资源。
政策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底,新区人才总量突破3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2.8万人,较2018年增长120%;引进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省级领军人才230人,形成了“塔尖更尖、塔基更实”的人才梯队。
人力资源结构:产业适配,优化资源配置
红谷滩新区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布局深度契合,呈现“三二一”协同发展态势,从产业分布看,现代服务业占比达65%,主要集中在金融商务(如南昌绿地中心、红谷滩金融商务区集聚银行、证券、保险机构200余家)、商贸文旅(万达广场、铜锣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带动就业超10万人)、数字经济(赣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吸引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区域总部,信息技术人才占比提升至18%);制造业占比15%,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建筑业占比10%,依托重大项目建设(如南昌地铁、省文化中心等),吸纳了大量建筑工人与工程技术人才。
从学历与技能层次看,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达48%,高于南昌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技能人才总量达1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32%,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年均输送技能人才超2万人,但仍存在部分领域人才结构性矛盾,如数字经济领域“高精尖”人才缺口约5000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
就业服务体系:全链条保障,助力稳岗扩就业
新区始终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构建了“线上+线下”“政府+市场”联动的就业服务体系,线上依托“红谷滩就业服务平台”,整合岗位发布、政策查询、职业培训、线上招聘等功能,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5万条,服务求职者超30万人次;线下打造“1+N”就业服务网络,即1区级人力资源市场+N个社区就业服务站,每年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场招聘会50余场,组织企业超1000家,达成就业意向率超65%。
针对重点群体,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启航计划”,提供“1对1”职业指导、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优惠(如红谷滩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前3年免租金支持);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靶向帮扶”,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年均2000余人,新区还推动“就业+技能”深度融合,依托南昌职业大学、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资源,开设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定制化培训班,年培训超1.2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
挑战与展望:深化改革,激发人力资源新动能
当前,红谷滩新区人力资源发展仍面临挑战:一是区域人才竞争加剧,周边省会城市如长沙、武汉推出更具吸引力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形成“虹吸效应”;二是产业迭代加速,部分传统行业人才技能与新兴岗位需求脱节,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与前瞻性;三是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高端猎头、人才测评等专业机构数量不足。
新区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政策供给,探索“人才评价权下放”“项目经费包干”等改革,赋予用人主体更大自主权;二是深化产教融合,联合高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产业博士”“技能硕士”,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三是打造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人才供需动态,实现“岗位-人才-政策”智能匹配,力争到2025年人才总量突破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提升至10%,成为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
红谷滩新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结构表(2023年)
产业类别 | 主要岗位 | 学历要求 | 技能需求 |
---|---|---|---|
金融商务 | 金融分析师、风控专员、投资经理 | 本科及以上 | 数据分析、金融建模、CFA/FRM证书 |
数字经济 | 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 | 本科及以上 | Python/Java、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 |
现代商贸 | 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 | 大专及以上 | 平台操作、客户管理、新媒体营销 |
高端装备制造 | 机械工程师、数控技师、质量检测 | 大专及以上 | CAD制图、精密加工、ISO体系认证 |
相关问答FAQs
Q1:红谷滩新区对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是什么?如何申请?
A:红谷滩新区高层次人才分为A-F六类,A类为顶尖人才(如院士、诺奖得主),B类为国家级领军人才,C类为省级领军人才,D类为市级领军人才,E类为高级人才(如高级职称、博士),F类为骨干人才(如硕士、高级技师),申请方式可通过“赣服通”红谷滩分厅或区人社局窗口提交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学历学位、业绩成果等,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审认定,通过后可享受相应政策补贴与服务。
Q2:红谷滩新区有哪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如何报名?
A:新区针对就业重点群体、企业职工等,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包括数字经济(如短视频运营、直播电商)、现代服务业(如养老护理、酒店管理)、制造业(如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等热门领域,报名可通过“红谷滩就业服务平台”在线登记,或前往社区就业服务站、区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报名,需提供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如有)等材料,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