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力资源培训作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人才竞争力的核心举措,近年来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上持续发力,逐步构建起覆盖广泛、层次分明、产教融合的培训体系,随着“十四五”人才强省战略的深入推进,全省人力资源培训紧扣产业升级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目标,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政策层面,江西省先后出台《江西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江西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明确将人力资源培训作为稳就业、促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多元投入机制,2022年全省投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超15亿元,开展补贴性培训超200万人次,覆盖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有效缓解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才供需矛盾。 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是江西人力资源培训的显著特点,围绕全省“2+6+N”产业体系,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了差异化培训方案:面向产业工人,开展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等技能提升培训;面向企业高管,组织数字化转型、精益生产等专题研修;面向农村劳动力,实施电商直播、特色种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以南昌市为例,该市联合江铃集团、晶科能源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发“订单式”培训课程,2023年累计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2万人,就业率达92%以上。
培训模式创新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全省依托“赣才归赣”“双千计划”等引才工程,整合高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第三方机构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网络,线上通过“江西人社”APP、“赣才云”平台等开设免费课程,年访问量超500万人次;线下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2个、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18个,年培训能力达30万人次。“以赛促训”成效显著,全省每年举办“天工杯”“振兴杯”等职业技能竞赛,吸引超10万名选手参赛,涌现出一批全国技术能手。
尽管成效显著,江西人力资源培训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领域培训内容滞后于产业升级、基层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等挑战,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扩大“新型学徒制”培养规模;加强数字技能培训,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培训-就业-晋升”全周期跟踪服务,持续提升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注入更强的人才动能。
FAQs
Q1:江西省有哪些针对返乡创业人员的免费培训政策?
A:江西省对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一体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参加SYB(创业意识培训)、GYB(创业计划培训)等免费课程,培训内容包括市场分析、政策解读、电商运营等,还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以及场地租金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2023年全省累计培训返乡创业者3.2万人次,带动就业超10万人。
Q2:如何评估企业参与政府补贴培训的效果?
A:企业参与补贴培训的效果评估采用“过程考核+结果评估”双重机制,过程考核包括培训出勤率、课程完成度、学员满意度等;结果评估重点跟踪学员技能等级提升率、企业生产效率变化、就业稳定性(如培训后6个月内留存率),人社部门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比对(如企业纳税额、产值增长等)综合评估培训成效,确保补贴资金真正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