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新区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节点,始终将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了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近年来,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政策创新为突破、以服务优化为支撑、以生态营造为抓手,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政策引领: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持体系
天津高新区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精准化政策破解人才发展痛点,形成了覆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及技能人才的“金字塔”型政策支持体系,在顶尖人才引进方面,对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等顶尖人才(A类)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1000万元安家补贴,并建设“顶尖人才社区”,提供定制化生活保障;对领军人才(B类),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200万元安家补贴,支持其组建创新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针对青年人才,高新区推出“青苗计划”,对35岁以下博士、硕士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安家补贴,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双保障,3年内可享受每月最高2000元租房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启航”工程,给予企业每人5000元吸纳补贴,个人最高3000元求职补贴,并建设“青年人才驿站”,提供3个月免费住宿,高新区还设立“技能人才专项奖”,对高级技师、技师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推动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为破解企业引才难题,高新区创新推出“企业引才伙伴”机制,由政府工作人员担任企业“引才专员”,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人才对接服务;建立“高新区人才发展基金”,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企业引进海外人才、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基金规模已扩大至5亿元,累计支持企业引才项目300余个。
服务优化: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平台
天津高新区以“智慧化、便捷化、个性化”为目标,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在线下,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整合户籍办理、社保缴存、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12类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重点人才配备“服务管家”,协调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2023年累计服务人才超2万人次。
在线上,打造“高新人才云”平台,集成政策查询、岗位匹配、项目申报、在线培训等功能,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岗位智能匹配、服务一键办理”,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注册企业1.2万家、人才15万人次,促成人才供需对接5万余次,政策兑现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
针对人才创新创业需求,高新区建设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载体,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为人才提供低成本办公空间、创业导师指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10亿元,支持人才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2023年基金投资人才项目45个,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30亿元,高新区还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校企联盟”,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年培养技能人才5000余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产业协同:推动人才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天津高新区坚持“产业聚才、才兴产业”发展逻辑,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机制,让人才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在生物医药领域,聚集了康希诺生物、凯莱英医药等龙头企业,形成从研发、临床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相关领域人才总量达3万人,其中博士、硕士占比超30%;高新区设立“生物医药人才专项”,对创新药研发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2023年支持项目20个,推动5一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在新能源领域,聚焦氢能、储能等赛道,引进了重塑科技、中材科技等领军企业,建设“氢能人才创新中心”,年培养氢能工程师800余人;针对新能源产业“高精尖缺”人才,实施“海外人才专项计划”,给予最高5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其建设国际化研发团队,目前已引进海外人才120人。
为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高新区积极参与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与北京中关村、河北雄安新区建立“人才互认、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职称互评、社保互转、资格互认;开通“京津冀人才专线”,每月组织企业赴北京、河北开展专场招聘,2023年累计引进京津冀籍人才1.5万人,推动区域人才要素自由流动。
生态营造:构建宜居宜业人才发展环境
天津高新区注重以“软环境”提升人才吸引力,打造“工作在高新区、生活在高新区”的幸福家园,在居住保障方面,建设“人才公寓”1.2万套,对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免租金或低租金入住,3年内可申请购买共有产权房;在教育配套方面,引进天津一中、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幼儿园、中小学15所,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难题。
在文化生活方面,打造“高新人才文化节”,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人才论坛、文体活动等200余场,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建设“人才公园”“人才图书馆”等公共空间,为人才提供休闲交流场所,在医疗健康方面,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合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就医通道”、年度体检等专属服务,构建“15分钟医疗圈”。
高新区还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推行“代表作制度”“里程碑评价”,破除“四唯”倾向,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设立“人才创新贡献奖”,每年评选10名杰出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人力资源服务内容概览
服务类型 | 具体措施 | 覆盖人群 |
---|---|---|
人才引进服务 | “海河英才”落户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专项补贴、校企联合引才计划 | 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高校毕业生 |
培养赋能服务 |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企业家研修班、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校企共建实习基地 | 技能人才、企业管理者、青年人才 |
就业创业服务 | “高新人才云”线上平台、创业孵化基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担保贷款 | 创业人才、企业、高校毕业生 |
生活保障服务 | 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医疗保健“绿色通道”、人才文化活动 | 所有在区人才 |
相关问答FAQs
Q1:天津高新区对青年人才有哪些具体支持政策?如何申请?
A:天津高新区对青年人才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青苗计划”和“就业启航”工程,具体包括:35岁以下博士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硕士10万元安家补贴,3年内每月最高2000元租房补贴;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企业可获每人5000元吸纳补贴,个人可获最高3000元求职补贴,申请流程可通过“高新人才云”平台在线提交材料,或前往“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现场办理,审核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拨付。
Q2:企业如何申请高新区的高层次人才认定?认定后可享受哪些待遇?
A:企业可通过“高新人才云”平台提交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需提供人才身份证明、学历学位证书、劳动合同、项目成果等材料,经高新区人社局审核、专家评审后认定,认定后可享受:A类顶尖人才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1000万元安家补贴,B类领军人才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200万元安家补贴,C类青年人才最高30万元安家补贴;同时可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人才公寓等生活保障服务,以及企业引才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