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部,是著名的侨乡,也是江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在台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制造业大县和文旅融合试点城市,台山的人力资源管理既面临珠三角地区的共性问题,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产业需求和人口结构特征,需要从政策引导、市场配置、能力提升等多维度构建适配本地发展的支撑体系。
台山人力资源总量约80万人,其中第二产业占比约45%,第三产业占比约40%,第一产业占比15%,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但近年来“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制造业企业面临普工和技术工人双缺口,而本地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技能错配,政府层面,台山市近年出台《“台山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在住房补贴、创业扶持、子女教育等方面推出15条具体措施,2023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2万人次,但高端人才(如工程师、数字技能人才)占比仍不足10%,企业层面,本地龙头企业如富华重工、海信家电等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在岗培训”模式,但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和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台山主要产业及人才需求结构表 | 产业类型 | 代表企业 | 核心岗位需求 | 技能要求 | |----------------|------------------------|----------------------------|--------------------------------------| | 制造业 | 富华重工、海信家电 | 数控技术员、设备运维 | 中专/技校+实操经验、CAD/PLC技能 | | 文旅产业 | 台山碧桂园凤凰酒店、上下川岛景区 | 旅游策划、酒店管理、导游 | 大专+服务意识、英语沟通能力 | | 现代农业 | 广东海宴农业集团、斗山万亩果园 | 农产品电商运营、种植技术员 | 本科+农业技术+新媒体运营 |
当前,台山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四大核心挑战:一是人才吸引力不足,与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相比,台山在薪资水平、职业发展平台、公共服务配套上存在差距,2023年本地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率仅35%;二是劳动力结构失衡,40岁以上劳动力占比达52%,年轻劳动力(18-35岁)外流导致制造业企业普工缺口超8000人,传统产业工人技能单一,难以适应智能制造新趋势;三是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本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制造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专业招生规模不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实训基地覆盖率仅40%;四是数字化转型滞后,多数中小企业仍依赖传统招聘渠道,人力资源信息化率不足20%,难以实现精准招聘和员工绩效动态管理。
针对上述挑战,台山需从四方面发力:一是政策精准引才,针对高端人才实施“候鸟专家”计划,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和科研经费;针对技能人才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政府补贴每人每年4000元培训费用,2024年计划培训2000人次,二是优化劳动力供给,建立“大湾区劳动力供需平台”,与中山、江门等周边城市共享人力资源信息,缓解季节性用工缺口;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乡村工匠”培育,2023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推动农业与电商、文旅融合就业,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如富华重工与台山一职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定向培养数控技术人才,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四是推动数字化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引入人力资源SaaS系统,政府给予30%费用补贴(最高2万元);建立“台山人才大数据平台”,整合企业招聘需求、人才技能数据、政策服务信息,实现“岗位-人才-政策”精准匹配。
在实践中,台山已探索出特色路径:海宴镇作为“中国农业公园”核心区,联合农业集团和镇政府开展“农业电商人才孵化计划”,邀请抖音、拼多多平台讲师授课,培训农民主播300余人,2023年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200人,富华重工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智能装备研发中心”,通过“项目制”引进15名博士团队,研发的港口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技术专利12项,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0%,高端人才留存率达85%,这些案例表明,只有立足产业实际,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最大化。
台山需进一步强化与广佛深等核心城市的人才协同,打造“成本洼地、服务高地”的人力资源生态,通过政策创新激活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为制造业当家、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战略提供坚实支撑,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展现台山担当。
FAQs
-
台山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哪些具体政策?
答:台山对符合条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本科1万元/年,硕士3万元/年,博士5万元/年,连续发放3年);提供人才公寓租金减免(前3年免租金,第4-5年半价);创业项目可申请最高20万元贴息贷款,并入驻政府孵化器享受3年免费场地支持,还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给予企业每人每月1000元见习补贴,帮助积累工作经验。 -
台山中小企业如何解决用工荒问题?
答:中小企业可采取“灵活用工+技能提升”组合策略:通过“大湾区劳动力供需平台”对接劳务资源,与职业院校建立“订单式”培养,提前锁定毕业生;申请政府“在岗培训补贴”,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每人每年补贴3000-6000元;可参与“共享员工”模式,在淡旺季与其他企业调剂劳动力,降低用工成本,同时优化薪酬福利,提供职业晋升通道,增强员工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