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工资标准表具体包含哪些岗位工资标准?如何制定?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理收入、激励履职尽责的重要机制,其中岗位工资作为工资构成的核心部分,根据岗位类别、等级及职责差异确定标准,本文结合现行政策,对事业单位岗位工资标准表的构成、适用规则及配套政策进行详细说明。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标准表

岗位工资制度的构成依据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标准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等政策为依据,实行“岗位设置与工资分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大类,每类岗位根据职责轻重、工作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因素划分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

岗位工资标准表的分类与具体内容

(一)管理岗位工资标准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分为10个等级(一级至十级),依次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 一级(部级正职):岗位工资标准约为6320元/月;
  • 二级(部级副职):约为5980元/月;
  • 三级(厅局级正职):约为5650元/月;
  • 四级(厅局级副职):约为5330元/月;
  • 五级(县处级正职):约为5020元/月;
  • 六级(县处级副职):约为4720元/月;
  • 七级(乡科级正职):约为4420元/月;
  • 八级(乡科级副职):约为4120元/月;
  • 九级(科员):约为3820元/月;
  • 十级(办事员):约为3520元/月。
    (注:以上为全国基准标准,实际执行中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艰苦边远程度等因素调整。)

(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要求具备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工作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一级至十三级),其中一至四级为正高级,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八至十级为中级,十一至十三级为初级。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标准表

  • 一级(正高级一级):岗位工资标准约为6320元/月;
  • 二级(正高级二级):约为5980元/月;
  • 三级(正高级三级):约为5650元/月;
  • 四级(正高级四级):约为5330元/月;
  • 五级(副高级一级):约为5020元/月;
  • 六级(副高级二级):约为4720元/月;
  • 七级(副高级三级):约为4420元/月;
  • 八级(中级一级):约为4120元/月;
  • 九级(中级二级):约为3820元/月;
  • 十级(中级三级):约为3520元/月;
  • 十一级(初级一级):约为3220元/月;
  • 十二级(初级二级):约为2920元/月;
  • 十三级(员级):约为2620元/月。

(三)工勤技能岗位工资标准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5个等级(一级至五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级。

  • 技术工一级(高级技师):岗位工资标准约为5650元/月;
  • 技术工二级(技师):约为5330元/月;
  • 技术工三级(高级工):约为5020元/月;
  • 技术工四级(中级工):约为4720元/月;
  • 技术工五级(初级工):约为4420元/月;
  • 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约为4420元/月。

岗位工资的动态调整机制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建立“正常调整+晋升晋级”的双动态机制:

  1. 正常调整: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物价变动及财政状况,每2-3年进行一次工资标准普调,如2018年、2021年、2023年国家已多次上调基准工资标准。
  2. 晋升晋级:工作人员在岗位晋升、考核合格后,下一月起执行新岗位等级的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从十二级晋升至十级,岗位工资从2920元/月调整为3520元/月。

配套工资构成单元

除岗位工资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还包括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标准表

  • 薪级工资:根据工作年限和岗位等级确定,体现“工龄+资历”,如管理岗位十级(办事员)起点薪级为1级(215元/月),每增加1年工龄薪级提高1级,最高可达7200元/月(一级岗位39级);
  • 绩效工资:与个人考核结果挂钩,分为基础性绩效(占70%,按月发放)和奖励性绩效(占30%,按考核结果发放),总量由同级政府人社、财政部门核定;
  • 津贴补贴: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分1-6类,最高660元/月)、特殊岗位津贴(如教龄津贴、护龄津贴,满20年每月100元)等,具体标准按地区和岗位确定。

事业单位主要岗位类别岗位工资标准表(示例)

岗位类别 岗位等级 岗位工资标准(元/月)
管理岗位 一级 6320
二级 5980
三级 5650
四级 5330
五级 5020
六级 4720
七级 4420
八级 4120
九级 3820
十级 3520
专业技术岗位 一级 6320
二级 5980
三级 5650
四级 5330
五级 5020
六级 4720
七级 4420
八级 4120
九级 3820
十级 3520
十一级 3220
十二级 2920
十三级 2620
工勤技能岗位 技术工一级 5650
技术工二级 5330
技术工三级 5020
技术工四级 4720
技术工五级 4420
普通工 4420

相关问答FAQs

Q1:事业单位岗位工资的调整周期和依据是什么?
A:事业单位岗位工资调整分为“国家统一调整”和“单位内部动态调整”两类,国家统一调整通常每2-3年开展一次,主要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指数及企业工资水平等因素,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单位内部调整则根据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如晋升、降级)、考核结果(如优秀、合格)等执行,例如岗位晋升后次月起按新等级工资标准发放,考核不合格可能降低薪级工资。

Q2:不同地区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差异大吗?如何体现?
A:不同地区事业单位岗位工资存在一定差异,主要通过“地区附加津贴”体现,根据政策,国家制定全国统一的岗位工资基准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艰苦边远程度等,在基准标准基础上上浮10%-30%,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岗位工资可能上浮20%,而西藏、青海等艰苦边远地区一类地区可能上浮30%,同时叠加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最高660元/月),实际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总量上。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大连高级人力资源师培训
« 上一篇 09-27
黑龙江省直事业单位招聘
下一篇 » 09-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