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作为福建省东北部的重要城市,近年来依托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产业配套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2023年下半年,宁德市事业单位工作将围绕“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主线,在招聘计划、政策优化、服务重点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下半年招聘计划:聚焦民生需求与产业配套
根据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最新信息,2023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预计于9月启动,计划招聘850人,较上半年增长12%,岗位覆盖教育、医疗、综合服务、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重点向基层一线、民生保障及重点产业倾斜。
从岗位分布看,教育类和医疗类仍是招聘主力,合计占比达64%,教育类岗位300人,重点补充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尤其针对乡村学校音体美、心理健康等紧缺学科;医疗类岗位250人,主要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院临床、护理、医学影像等岗位,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综合类岗位200人,涉及行政管理、文秘、财务等,重点面向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领域;专技类岗位100人,聚焦锂电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配套,新增产业园区项目管理、设备运维等新型岗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招聘流程上,报名时间为9月中旬,笔试预计10月下旬举行,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部分专技岗加试专业知识,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形式,重点考察岗位匹配度和实际工作能力。
2023年下半年宁德市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分布预估
| 岗位类别 | 招聘人数(人) | 占比(%) | 主要分布领域 |
|----------|----------------|-----------|--------------|
| 教育类 | 300 | 35.3 |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乡村紧缺学科占比40%) |
| 医疗类 | 250 | 29.4 | 临床、护理、公共卫生(基层岗位占比60%) |
| 综合类 | 200 | 23.5 | 行政管理、乡村振兴、社区服务 |
| 专技类 | 100 | 11.8 | 锂电产业配套、信息技术、工程技术 |
政策优化:突出基层导向与人才精准引进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宁德,下半年招聘政策在延续“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基础上,推出多项优化措施:
一是放宽基层岗位准入门槛,乡镇事业单位专技岗位学历要求放宽至大专,年龄上限放宽至40周岁,且“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可报考定向岗位,笔试成绩加5分,对偏远乡镇岗位设置“最低服务期”(5年),服务期内享受每月800元岗位补贴。
二是强化应届生就业支持,教育、医疗类岗位中,应届毕业生(含2021-2023届)占比不低于50%,部分岗位仅面向应届生开放,推出“就业见习岗”,未就业应届生可到事业单位见习,见习期满考核合格者,报考事业单位笔试加3分。
三是优化专业限制与户籍要求,综合类岗位取消“专业不限”的笼统表述,改为按“学科大类”招录(如管理学类、法学类),扩大考生选择范围;非本地户籍考生可报考所有岗位,但专技类岗位中涉及涉密、特殊技术的,仍可限制本地户籍。
四是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新聘用人员除享受国家规定工资福利外,还可申领宁德市“人才安居补贴”:硕士每人每月800元,本科每人每月500元,补贴期限3年;对服务满5年的基层事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2万元。
工作重点:服务产业升级与民生提质
下半年,宁德市事业单位将围绕“产业强市、民生优先”战略,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一是助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针对宁德时代、青美新能源等龙头企业,事业单位将新增“产业服务专员”岗位,负责政策解读、项目申报、人才对接等服务,推动产学研融合,市科技局、工信局等单位将联合开展“锂电产业人才对接会”,为企业与事业单位专技人才搭建交流平台。
二是深化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将计划招聘80名农业技术、农村电商、基层治理专技人员,下沉至乡镇一线,推广特色农业技术,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助力“一村一品”建设,社区治理岗位将增加至50人,重点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三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教育领域将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向乡村学校流动;医疗领域将深化“医联体”建设,县级医院医生下沉基层坐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市政务服务中心也将新增“跨省通办”窗口,推动社保、医保等高频事项“异地办、就近办”。
备考建议:聚焦本地特色与实战能力
针对下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考生需把握以下备考方向:
笔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福建省及宁德市情(如“十四五”规划、锂电产业发展成就)、法律常识(特别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公文写作,建议结合《宁德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梳理时政热点,重点关注“共同富裕”“双碳目标”“产业链现代化”等主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则需强化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可通过历年真题归纳命题规律。
面试备考:结构化面试注重“岗位匹配+本地实践”,考生需熟悉宁德基层工作案例(如“下党乡‘滴水穿石’精神”“寿宁扶贫经验”),回答问题时结合岗位实际,突出服务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报考教育岗的考生可结合“双减”政策谈教学创新,报考医疗岗的考生可围绕“分级诊疗”谈基层医疗优化。
相关问答FAQs
Q1:宁德市事业单位下半年招聘中,基层服务经历具体包括哪些?如何认定?
A:基层服务经历包括“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含网格员)、在军队服役满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认定需提供以下材料:①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证明(由服务单位及主管部门盖章);②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③“三支一扶”人员需提供《“三支一扶”服务证书》,社区工作者需提供所在街道(乡镇)及区县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报名时需在“基层服务经历”栏填写相关信息,并按要求提交材料,资格审核时将严格核查。
Q2:非宁德户籍考生报考事业单位岗位,是否有额外限制?如需落户,是否有优惠政策?
A:非宁德户籍考生报考事业单位岗位,与本地户籍考生享受同等报考权利,仅需满足岗位要求的学历、专业、年龄等条件,对于聘用后无本地户籍的事业单位人员,宁德市推出“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可凭录用证明、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直接落户至单位集体户或居住地社区户;其配偶、子女可随迁,享受本地户籍同等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硕士、博士学历人才还可申领“人才住房”,申请人才公寓或购买共有产权房,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