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大港作为镇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产业承载地,其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持续活力与竞争力,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大港依托其临港优势、产业基础及政策红利,逐步构建起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镇江大港人力资源概况
镇江大港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镇江对外开放的“南大门”,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多重平台优势,区域内形成了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现代物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吸引了包括恒神股份、鱼跃医疗、奇美化工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截至2023年底,大港开发区从业人员规模约15.2万人,其中第二产业占比62.3%,第三产业占比35.7%,呈现出“制造业为基、服务业协同”的就业结构,从人才层次看,技能人才总量达6.8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28.5%;专业技术人才约4.2万人,涵盖工程、医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人力资源整体呈现“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特点。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大港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布局紧密相关,从产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力,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制造(如船舶海工、智能装备)和新材料(如碳纤维、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从业人员占比超六成,其中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技能操作等岗位需求旺盛,现代服务业则以港口物流、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为主,依托镇江港深水良港优势,物流仓储从业人员年均增长达8.5%,专业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逐步显现,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显著上升,2023年相关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长23%。
从人才层次结构分析,大港人力资源呈现“金字塔”形态:塔基为基础技能人才和普工,总量约9.5万人,主要来源于本地劳动力转移及周边城市务工人员;塔身为专业技术人才和中级技能人才,约6.2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55%,成为产业发展中坚力量;塔尖为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省“双创人才”等,总量约1200人,虽占比较小,但引领创新作用突出,为直观展示,具体结构如下表:
人才层次 | 数量(万人) | 占比(%) | 主要分布领域 |
---|---|---|---|
高层次人才 | 12 | 8 | 新材料研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 |
专业技术人才 | 2 | 6 | 工程技术、医药研发、信息技术 |
高技能人才 | 6 | 1 | 精密制造、设备运维、港口操作 |
基础技能人才 | 2 | 6 | 生产制造、物流仓储、服务行业 |
普通劳动力 | 68 | 8 | 基础生产、建筑、餐饮服务等 |
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
为优化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大港管委会近年来推出一系列“人才强区”政策,构建了覆盖“引、育、用、留”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在人才引进方面,实施“大港英才计划”,对带技术、带项目来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创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引进的博士、硕士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安家补贴;在人才培养方面,联合江苏大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等本地院校,共建“产业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重点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等领域技能人才水平;在人才服务方面,设立“人才服务专班”,提供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一站式”服务,已建成人才公寓3000套,解决青年人才安居问题;在企业用工保障方面,建立“政府+人力资源机构+企业”联动机制,年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超50场,2023年帮助区内企业解决用工缺口8000余人次。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尽管大港人力资源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技能人才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急需的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运维等技能人才缺口达3000余人;二是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相较于苏南核心城市,在薪酬竞争力、创新平台等方面存在差距;三是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中小企业“招工难”“留工难”问题依然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大港正采取多维度应对措施: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推行“订单式”培养,2024年计划新增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年培养技能人才6000人;优化人才政策,将安家补贴标准提高20%,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共享用工”“灵活用工”模式,建立区域人力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余缺调剂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并落实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随着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加速,大港将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三大方向,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预计到2026年,大港技能人才占比将提升至35%,高层次人才数量突破2000人,建成覆盖重点产业的“人才雁阵”体系,依托镇江“人才镇江”战略升级,大港将持续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生态,打造长三角北翼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动力。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镇江大港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解答:大港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启航”和“创业领航”双计划,就业方面,对区内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企业每人3000元用工补贴,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每月1500元(本科)、2500元(硕士)、3500元(博士)的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创业方面,毕业生在大港创办企业可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享受3年财政贴息,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给予50%场地租金减免(最高3年),并配备创业导师提供一对一指导。
问题2:企业如何申请大港的人力资源补贴?
解答:企业可通过“镇江大港政务服务网”在线申请,具体流程为:登录“人才服务”专栏,注册企业账号后,进入“补贴申报”模块,根据申报类型(如用工补贴、培训补贴、人才引进补贴等)填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材料(营业执照、社保缴纳证明、人才身份证学历证、劳动合同等),材料提交后,由人社部门进行审核(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通过后,补贴资金将直接拨付至企业对公账户,如有疑问,可拨打服务热线0511-83370012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