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如何提升企业效能?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青岛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口岸,近年来在“制造强市”“海洋强市”战略推动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人力资源培训作为提升劳动者技能、适配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在青岛各区已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格局,既服务于传统产业转型,也支撑着新兴产业壮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背景与政策驱动

青岛各区的人力资源培训根植于本地产业特色,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以“技能青岛”行动为引领,市人社局联合教育、工信等部门出台《青岛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明确将培训补贴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倾斜,年投入培训补贴超2亿元,各区结合产业定位细化政策:市南区聚焦金融、商务、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推出“高端服务业人才领航计划”;西海岸新区依托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功能区,重点布局智能制造、海洋工程、跨境电商等领域培训;即墨区针对汽车、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数字化赋能技改专项培训”;胶州市则围绕临空经济区、上合示范区建设,打造“多语种+跨境贸易”特色培训项目,政策红利释放下,企业培训积极性显著提升,2023年全市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超35万人次,其中区级培训占比达70%以上。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体系与类型划分

青岛各区人力资源培训已形成“职业技能+管理能力+新业态拓展”的立体化内容体系,覆盖从一线技工到高管的各层级人才需求,根据培训对象和目标,可划分为四大类型: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面向产业工人和一线服务人员,以“实操化、认证化”为核心,崂山区针对歌尔股份、海尔卡奥斯等头部企业的智能制造需求,开展工业机器人运维、智能产线调试等“订单式”培训,联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发“1+X”证书课程,培训后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市北区针对餐饮、零售等民生行业,开展“青食匠”“青商通”等品牌培训,涵盖中式烹调、连锁经营管理等实用技能,2023年累计培训超8000人次,带动就业率达92%。

管理能力与领导力培训

面向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储备干部,侧重战略思维、数字化转型和团队管理,城阳区联合青岛大学商学院推出“制造业领军人才研修班”,课程涵盖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战略等内容,邀请海尔、海信等企业高管授课,年培养200余名企业高管,李沧区针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开展“数字化转型实战训练营”,通过案例教学、沙盘模拟等方式,提升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化运营的能力。

新职业与新业态培训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需求,聚焦新兴职业领域,黄岛区依托青岛自贸片区,开展“跨境电商全流程运营”“直播电商主播”等新职业培训,与阿里巴巴、抖音等平台合作,培训后推荐就业或创业孵化,2023年带动5000余人进入直播电商行业,莱西市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员”“农产品品牌策划”等培训,联合农业合作社建设实训基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3000人。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

重点群体就业培训

面向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突出“稳就业、促增收”,市南区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职场启航计划”,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岗位适配等培训,联合辖区企业开发“见习岗位+培训”套餐,2023年帮助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胶州市针对农民工开展“技能进城”专项培训,设置电工、家政服务等热门课程,培训后颁发证书并推荐至青岛市区就业,月均收入提升超20%。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的机构类型与服务模式

青岛各区人力资源培训已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体系,培训机构类型丰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 政府主导型机构:如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各区就业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公益性培训职能,提供政策咨询、培训报名、补贴申领等服务,并统筹公共实训基地资源,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实训基地投入超1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12个实训中心,年承接各类培训超1万人次。
  • 高校与职业院校合作型机构: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等,依托师资和实训优势,开展“校企双元”合作培训,为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青岛啤酒学院”,开设酿造工艺、设备维护等专业,年培养啤酒产业专业人才500余人。
  • 市场化培训机构:如中商联(青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青岛企航管理咨询等,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涵盖领导力、团队建设、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凭借灵活的服务模式和专业的课程设计,占据企业培训市场60%以上份额。
  • 企业内训机构:如海尔大学、海信学院等企业大学,聚焦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开发“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海信质量管理”等特色课程,不仅满足自身需求,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形成“产业培训生态圈”。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案例1: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技能人才专项培训”

西海岸新区依托海洋产业集聚优势,联合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开展“海洋经济技能人才专项培训”,设置海洋工程装备焊接、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智慧港口操作等特色课程,采用“理论授课+码头实训+实验室研发”三位一体模式,2023年培训海洋技能人才1200余人,其中80%进入中车青岛四方、明月海藻等企业就业,助力新区海洋经济产值突破2000亿元。

案例2:市南区“楼宇经济人才赋能计划”

针对市南区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密集的特点,推出“楼宇经济人才赋能计划”,联合楼宇运营方、入驻企业开展“定制化培训包”,内容涵盖商务礼仪、财税合规、跨境电商、数字营销等,通过“楼宇培训站”模式,将培训送到企业“家门口”,2023年覆盖楼宇30余栋,服务企业500余家,培训商务人才超3000人次,楼宇企业入驻率提升15%。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培训内容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部分传统产业培训内容更新滞后于技术迭代;二是区域资源分布不均,老城区优质培训资源集中,新兴区域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三是中小企业培训参与度低,受成本和认知限制,难以承担系统化培训费用。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

青岛区人力资源培训将重点从三方面突破: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产业需求-培训内容-就业创业”闭环机制,推动培训内容与岗位标准无缝衔接;二是推进“全域协同、资源共享”,通过实训基地跨区域共建、线上培训平台互联互通,优化资源配置;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模式创新”,开发VR/AR实训课程、AI个性化学习系统,提升培训效率和精准度,为青岛“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青岛中小企业如何申请人力资源培训补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解答:青岛中小企业申请培训补贴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正常经营、职工人数30人以上(含30人);②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转岗培训,培训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③提前通过“青岛人社”APP或区就业服务中心备案,培训计划需包含课程安排、师资信息、考核标准等;④培训时长符合要求(岗前培训不少于40学时,技能提升培训不少于60学时),且考核合格率达80%以上,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每人最高2000元的培训补贴,具体流程可登录“青岛人社”在线服务大厅提交申请,由人社部门审核后拨付补贴资金。

问题2:非青岛户籍人员在青岛参加人力资源培训能否享受补贴?如何报名?
解答:非青岛户籍人员在青岛参加人力资源培训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同等补贴政策,根据《青岛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凡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企业就业(含灵活就业)、求职创业的劳动者(含非青岛户籍),以及符合条件的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均可参加政府补贴性培训,报名方式可通过三种途径:①登录“青岛人社”APP选择“培训报名”模块,选择所在区及培训项目在线报名;②前往居住地或就业所在区的就业服务中心现场报名;③通过所在企业统一向区就业服务中心集体报名,报名时需提供身份证、就业证明(或劳动合同、灵活就业登记证明等)材料,培训合格后可按规定申请补贴。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长白县人力资源局
« 上一篇 09-30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
下一篇 » 09-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