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人力资源如何通过服务优化提升企业招聘效率与员工满意度?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苏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0年成立以来,始终将人力资源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围绕“产业引领、人才优先、服务优化”的发展理念,构建了覆盖人才引育、服务保障、产才融合、数字化赋能的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苏州高新人力资源

政策体系:构建全周期人才生态

苏州高新区坚持“政策先行、精准施策”,形成了覆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的“金字塔”型政策支持体系,在顶尖人才方面,实施“姑苏人才计划”升级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综合资助,并在科研经费、实验室建设、团队组建等方面提供“一事一议”定制化服务,针对领军人才,推出“高新领军人才计划”,对创业类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启动资金、500万元天使投资,对创新类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安家补贴,同时配套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一站式”保障。

青年人才是区域发展的生力军,高新区推出“青春高新”计划,对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给予每月1000-400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在区内购买首套房可享受最高50万元购房补贴;联合区内企业设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每年提供5000个以上实习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毕业即就业”,技能人才方面,实施“技能高新”行动,对新获评的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资助,对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给予2000-10000元一次性奖励,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型。

高新区针对重点产业(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出台专项人才政策,例如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可享受研发设备补贴、临床试验费用减免等“产业包”支持,2023年全区重点产业人才集聚度达68%,形成“产业引才、人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为破解企业“用工难、引才贵”问题,苏州高新区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服务格局,线下依托“高新人才市场”,每周举办常态化招聘会,2023年累计举办招聘会220场,服务企业超1.2万家次,达成就业意向3.5万人;针对重点企业“用工荒”,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等专项活动,组织大巴车跨省对接河南、安徽等地劳务输出基地,全年引进外来务工人员超2万人。

线上搭建“高新人才云”平台,整合政策查询、岗位发布、简历投递、人才测评等功能,实现“政策找人、岗位匹配、服务直达”,企业可通过平台一键发布招聘需求,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匹配候选人;人才可在线提交“人才绿卡”申请,享受补贴申领、社保查询、政策咨询等“一网通办”,2023年,“高新人才云”平台注册企业超5000家,人才用户达25万人次,岗位匹配成功率达42%,大幅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苏州高新人力资源

针对中小企业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新区推出“人力资源服务包”,由政府补贴购买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招聘外包、薪酬代发、社保代理、员工培训等“菜单式”服务,平均降低企业用工成本15%,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规上企业配备1名专属服务专员,实时跟踪企业人才需求,协调解决用工、培训、劳动关系等问题,2023年累计解决企业人才诉求1200余件,满意度达98%。

产才融合:驱动产业升级

苏州高新区以“产才融合”为核心,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围绕“2+3+X”现代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新兴产业,航空航天、氢能等未来产业),建设“产业人才社区”,实现“工作在园区、居住在社区、生活在家门口”的产城融合模式,在苏州科技城生物医药产业园,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设施,形成“研发-生产-生活”15分钟便民圈,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高校-企业-政府”协同育人机制,与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20余所高校院所共建“产业学院”,开设订单式培养班,每年定向输送技能人才超3000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2023年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博士后120人,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85项,转化科技成果62项,带动企业新增营收超50亿元。

高新区打造“高新人才节”品牌活动,举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产业人才峰会”“技能大赛”等,吸引海内外人才关注,2023年“高新人才节”期间,签约人才项目86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海外人才项目占比达35%,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赋能:提升人力资源效能

苏州高新区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开发“人才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社保、税务、教育等部门数据,建立人才“数字画像”,实时监测重点产业人才缺口、人才流动趋势、政策落实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分析发现2023年集成电路领域设计人才缺口达1200人,高新区迅速出台“专项引才计划”,6个月内引进相关人才850人,有效缓解企业用人压力。

苏州高新人力资源

在劳动关系方面,推出“智慧劳动监察”平台,实现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监控、劳动纠纷调解“全程网办”,2023年通过平台监控工资支付项目320个,涉及金额超80亿元,欠薪投诉量同比下降35%;建立“劳动纠纷在线调解”系统,实现“申请-调解-确认”3个工作日办结,调解成功率达9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为提升人才服务便捷度,高新区推出“人才码”服务,人才通过扫码可享受政务办理、医疗保健、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28项“码上办”服务,持“人才码”可在区属医院享受优先就诊、专家会诊,在景区享受门票减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享受免费乘坐,让人才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尊崇感。

表:苏州高新区“高新人才云”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模块名称 核心功能 服务对象
政策服务 政策查询、在线申报、进度跟踪、补贴发放提醒 企业、人才
招聘求职 企业岗位发布、人才简历投递、智能岗位匹配、线上招聘会 企业、求职者
培训赋能 技能培训课程预约、企业定制化培训、在线学习、证书查询 企业、人才
人才绿卡 人才资格认定、码上服务(政务、医疗、交通等)、积分落户申请 高层次人才
数据分析 人才缺口监测、产业人才结构分析、政策效果评估 政府部门、企业

相关问答FAQs

Q1:苏州高新区对中小企业的招聘补贴政策有哪些?
A:苏州高新区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稳岗扩岗”补贴政策:对吸纳30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中小企业,按每人2000-5000元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的企业,按人均800-1500元给予培训补贴;对通过“高新人才云”平台成功招聘员工的企业,按每人500元给予招聘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50万元,中小企业可申请“人力资源服务包”,享受政府补贴的招聘外包、薪酬代理等服务,降低用工成本。

Q2:人才申请苏州高新区安家补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A:申请安家补贴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属于“姑苏人才计划”“高新领军人才计划”等认定的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②在区内企业或科研机构全职工作,且社保缴纳满1年;③在区内购买首套自住商品房(或人才公寓),补贴标准为:领军人才最高300万元,青年拔尖人才最高100万元,分3年发放,申请流程可通过“高新人才云”平台在线提交材料,经人社、住建等部门审核通过后发放。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文森特人力资源
« 上一篇 10-01
肇庆外贸招聘信息哪里有靠谱信息网?
下一篇 » 10-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