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人力资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西南端,运城市境最西端,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地带,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县,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工业强基、农业提质、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芮城县人力资源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规模、结构与质量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从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现状、就业结构特征、政策支持体系、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对芮城县人力资源情况进行系统梳理。

芮城县人力资源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现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芮城县常住人口约39.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8万人,城镇化率3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9%),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从劳动力资源总量看,全县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约25.8万人,占总人口的64.8%,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但受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0.3%,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未来劳动力供给或面临一定压力。

从劳动力素质结构看,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约3.2万人,占比8.0%;高中(含中专)学历人口约6.5万人,占比16.3%;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约30.1万人,占比75.7%,整体劳动力素质仍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技能型、高层次人才占比偏低,与产业升级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城乡分布上,农村劳动力资源约16.2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62.8%,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约5.3万人,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及省内太原、运城等城市,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

就业结构特征

芮城县就业结构呈现“三产占比优化、工业吸纳能力增强、农业就业逐步转移”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2015年的“一、三、二”(38.5:32.1:29.4)优化为2023年的“三、一、二”(42.8:30.2:27.0),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分产业就业情况如下表所示:
| 产业类别 | 就业人数(万人) | 占比(%) | 主要行业分布 |
|----------------|------------------|-----------|------------------------------------------------------------------------------|
| 第一产业(农业) | 7.8 | 30.2 | 小麦、玉米、苹果等种植业;生猪、肉牛等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 |
|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 7.0 | 27.0 | 装备制造(风机、环保设备)、农产品加工(苹果深加工、中药材加工)、建筑业 |
| 第三产业(服务业) | 11.0 | 42.8 |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电商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 |

芮城县人力资源

在工业领域,芮城县以“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了风电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带动了约3.5万名劳动力就业,其中技能型工人占比约35%,农业领域,随着“芮城苹果”“芮城花椒”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提升,但仍有大量农村劳动力以分散种植、养殖为主,就业稳定性较弱,服务业领域,依托永乐宫、广仁庙等文旅资源及“互联网+”发展,电商直播、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兴起,2023年新增电商就业岗位1200余个,成为吸纳青年就业的重要渠道。

人力资源政策支持体系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支撑作用,芮城县构建了“培训就业+人才引进+创业扶持”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

  1.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人人持证、技能芮城”工程,2023年开展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86%;针对农村劳动力,开设“田间课堂”“养殖技术培训班”,年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
  2. 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举办常态化招聘会,村级就业服务站实时推送岗位信息;2023年举办“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28场,提供岗位1.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800余人。
  3. 人才引进与激励:出台《芮城县人才引进办法》,对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给予5-20万元安家补贴,3年内发放生活津贴;对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给予每人每月500-2000元岗位补贴;2023年通过“事业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230人。
  4. 创业扶持政策:设立20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建设“返乡创业园”“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可享受3年免租金、水电费补贴等政策,2023年新增创业主体560户,带动就业2100人。

面临的挑战

尽管芮城县人力资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1. 劳动力外流与本地“招工难”并存:受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较高,本地企业尤其制造业一线工人缺口达2000余人,而部分低技能岗位又面临“招不到人”的困境。
  2. 技能结构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传统农业劳动力占比高,技能单一,难以适应风电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需求;高技能人才(如高级技工、工程师)仅占劳动力总量的3.2%,严重制约产业升级。
  3. 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压力: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而养老护理员、医疗保健等从业人员不足500人,养老服务领域人力资源供给短缺。
  4. 人才吸引力不足:相比大城市,芮城县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的“留用率”较低,2023年引进人才中,5年内流失率达15%。

未来发展方向

  1. 优化产业结构,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建设,培育更多技术密集型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文旅融合、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提升就业质量。
  2.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推进“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与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开设风电运维、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定向培养人才;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将人工智能、数字技能等纳入培训内容,每年培训技能人才8000人次以上。
  3. 完善人才政策,增强区域吸引力:优化“人才公寓”“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建设“人才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实施“青年人才回流计划”,通过创业补贴、住房优惠等政策,吸引芮城籍大学生返乡就业。
  4. 应对老龄化,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鼓励身体健康、有专业技能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农业技术指导等工作;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年培训1000人以上,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相关问答FAQs

问:芮城县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哪些具体帮扶措施?
答:芮城县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创业+见习”全链条帮扶:一是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提供见习岗位500个,给予见习人员每月1800元生活补贴,见习期满留用率达60%;二是开展“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招募12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三是组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筛选县内优质企业提供管理岗、技术岗岗位3000余个,并给予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每人5000元);四是提供创业指导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提供免费场地、创业培训和融资对接,2023年帮助56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

芮城县人力资源

问:芮城县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
答:芮城县通过“精准培训+岗位对接+政策激励”破解结构性矛盾: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联合县内农业企业、合作社,开设苹果种植管理、畜禽养殖技术、农产品电商等培训课程,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人次,培训后定向推荐至合作企业就业;二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动态掌握劳动力技能、就业意愿及企业用工需求,通过“线上招聘平台+村级就业服务站”精准匹配岗位;三是对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给予每人每月300元岗位补贴,对吸纳脱贫劳动力的,补贴标准提高至500元/月;四是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对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给予2-5万元创业补贴,2023年通过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3200人。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爱业科技招聘信息网
« 上一篇 10-01
济南交通招聘信息网有哪些交通行业最新岗位招聘信息?
下一篇 » 10-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