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待遇如何衔接与计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旨在打破“双轨制”,促进社会公平,重庆市作为直辖市,自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以下从参保范围、缴费机制、待遇计算、转移接续等方面,结合重庆实际,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重庆

参保范围与对象

重庆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为全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工作人员,具体包括:

  1. 事业单位: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均需纳入参保范围。
  2. 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编制内的正式职工,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3. 特殊群体: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不纳入养老保险范围,仍按国家规定离休待遇执行;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按原待遇标准发放养老金,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改革后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新人”,全部执行新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并设置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缴费基数与比例

重庆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比例严格遵循国家统一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动态调整:

(一)缴费基数

  1. 基数确定:以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新参加工作职工以起薪当月工资为基数。
  2. 上下限标准:缴费基数上限为重庆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60%,2023年重庆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7786元,则2024年缴费基数上限为23358元(7786×300%),下限为4672元(7786×60%)。
  3. 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如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等),但不包括单位发放的福利、奖励等。

(二)缴费比例

缴费主体 缴费比例 备注
单位 16% 计入统筹基金
个人 8% 计入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单位) 8% 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个人) 4% 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注:职业年金为强制建立,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未达到退休年龄或不符合领取条件的,一次性支付本人。

养老金待遇计算

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仅限“中人”)三部分组成,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

(一)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
[ \text{基础养老金} = \left( \frac{\text{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right)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各年度缴费基数与对应年度全市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值)。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重庆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60岁退休为139个月,55岁为170个月,50岁为195个月,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个人缴费本金及利息,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三)过渡性养老金(仅限“中人”)

计算公式:
[ \text{过渡性养老金} = \text{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times \text{本人视同缴费指数} \times \text{视同缴费年限} \times \text{过渡系数} ]
“视同缴费年限”指改革前(2014年10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指数”根据改革前职务、职称等确定;“过渡系数”全国统一为1.3%,过渡期内实行“保低限高”,新办法待遇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发放;高于老办法的,高出部分按比例逐年递增(第一年发放10%,第二年20%,……,第十年100%)。

转移接续与经办服务

(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跨省、跨市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关系应随本人转移,转移资金包括:

  1. 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
  2. 单位缴费部分(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
    转移流程:参保人员在原参保地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新就业地社保机构核对后办理接续手续,确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二)经办服务

重庆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各级社会保险局经办,具体服务包括:

  1. 参保登记:新单位成立或职工入职时,单位需在30日内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2. 缴费申报:每月5日前,单位通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或“渝快办”平台申报缴费基数和金额。
  3. 待遇申领: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1个月,单位或个人需提交退休申请、身份证、社保卡等材料,社保机构审核后核定养老金待遇,从次月起按月发放至社保卡金融账户。

改革成效与展望

重庆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实现了“制度并轨、资金平衡、待遇平稳”的目标: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重庆

  1. 制度公平性提升: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一制度模式、缴费比例和待遇调整机制,消除了“双轨制”弊端。
  2. 基金可持续性增强:通过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拓宽了基金来源,2023年全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800余亿元,支撑能力稳健。
  3. 服务便捷化优化:推行“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参保登记、缴费查询、待遇申领等业务全程线上办理,年均服务超200万人次。

重庆市将进一步健全养老金调整机制,完善职业年金投资运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重庆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键政策要点表

项目
参保范围 全市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及编制内工作人员
缴费基数上限 上年度全市全口径月平均工资×300%(2024年为23358元)
缴费基数下限 上年度全市全口径月平均工资×60%(2024年为4672元)
单位缴费比例 16%(计入统筹基金)+8%(职业年金)
个人缴费比例 8%(计入个人账户)+4%(职业年金)
“中人”过渡期 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分10年过渡
计发月数(60岁退休) 139个月

相关问答FAQs

Q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可以相互转移吗?
A:可以,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之间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可无缝转移,转移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转移,单位缴费部分按12%的比例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转移后,原事业单位的缴费年限视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影响养老金待遇。

Q2:“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举例说明。
A:“中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某“中人”2024年退休(过渡期第10年),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月平均工资为7786元,本人视同缴费指数为1.2,视同缴费年限为20年,则过渡性养老金=7786×1.2×20×1.3%=2437.58元,若新办法待遇(含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高于老办法待遇,高出部分按100%发放;低于老办法则按老办法发放。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蚌埠明达人力资源有哪些专业服务优势?
« 上一篇 10-01
黄宝华深耕人力资源,企业如何破解人才招聘与培养难题?
下一篇 » 10-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