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逊县人力资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是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结构、配置与开发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及民生改善的进程,作为新疆吐鲁番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托克逊县地处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西缘,是连接南北疆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驿站,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加速推进,托克逊县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总量、结构、分布及流动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点。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特征

托克逊县常住人口约13万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约65%,总量约8.45万人,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从人口结构来看,托克逊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民族共同构成人力资源主体,其中少数民族劳动力占比超过60%,民族文化与语言多样性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独特价值,从城乡分布看,农村劳动力占比约55%,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季节性务工领域;城镇劳动力占比45%,主要分布在能源、制造、商贸和服务业等行业。

从人力资源素质结构来看,托克逊县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比约58%,高中(中专)学历占比30%,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2%,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在技能水平方面,传统农业技能(如种植、养殖)占比较高,而现代工业技术、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和内地转移趋势明显,留守农村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农村空心化”与“老龄化”问题对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支撑提出了挑战。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产业分布与就业现状

托克逊县产业结构以农业为基础、能源工业为支柱、服务业为补充,人力资源在三大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一产比重较高、二产逐步提升、三产加速发展”的特点,具体来看:

  • 第一产业:农业是托克逊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主要种植葡萄、棉花、红枣等经济作物,吸纳劳动力约3.2万人,占劳动力总量的38%,但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水平有待提升。
  • 第二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风能、太阳能等资源,托克逊县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煤炭开采、火电、光伏、风电等产业集群,吸纳劳动力约2.5万人,占比30%,能源工业技术工人占比约40%,但高端技术管理人才仍依赖外部引进,本地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 第三产业:近年来,托克逊县依托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约2.75万人,占比32%,尤其是农村电商的兴起,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但从业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运营和营销技能,产业附加值有待提高。

为促进就业,托克逊县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包括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202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约3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8万人次,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逐步显现,建成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乡镇创业服务站8个,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2000万元,带动就业约1200人。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与措施

为破解人力资源发展瓶颈,托克逊县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人力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 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托克逊县人才引进办法”,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给予安家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优惠,柔性引进农业、能源、教育等领域专家教授50余人,建立“专家工作站”6个。
  • 职业技能培训:整合人社、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资源,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培训项目,年均培训超万人次,重点提升劳动力在现代农业、新能源、电商等领域的技能水平,与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订单式”培训班,定向培养光伏运维、农产品电商等技能人才。
  • 人才服务保障: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户籍办理、社保缴纳、职称评定等“一站式”服务;改善基层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的待遇,稳定基层人才队伍。
  • 数字赋能人力资源:依托“新疆智慧人社”平台,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就业岗位信息库,实现“线上招聘+线下匹配”一体化服务;推广“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提升劳动力技能覆盖面。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托克逊县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就业质量不高,高附加值产业岗位不足;二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问题突出,特别是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流失严重;三是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传统技能过剩与现代技能短缺并存;四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开发应重点从以下方向突破:

  • 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依托资源优势,延伸能源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提升就业岗位的技术含量和薪资水平。
  •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 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培训,重点提升劳动力在新能源、现代农业、电商等领域的技能,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 强化乡村振兴人力资源支撑: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电商带头人、乡村工匠等本土人才;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返乡创业,激活农村人力资源活力。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结构现状表(2022年)

指标类别 细分项 数量/占比 主要特征
总量 劳动年龄人口 45万人 占总人口65%,资源相对充足
民族结构 少数民族劳动力 07万人(占比60%) 多民族聚居,文化多样性丰富
汉族劳动力 38万人(占比40%)
城乡分布 农村劳动力 65万人(占比55%) 以农业和季节性务工为主
城镇劳动力 8万人(占比45%) 集中在能源、制造、服务业
学历结构 初中及以下 9万人(占比58%) 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
高中(中专) 54万人(占比30%)
大专及以上 01万人(占比12%) 高学历人才短缺
产业分布 第一产业(农业) 2万人(占比38%) 传统农业技能为主,老龄化趋势明显
第二产业(工业) 5万人(占比30%) 能源工业为主,技术工人占40%
第三产业(服务业) 75万人(占比32%) 电商、文旅快速发展,技能待提升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托克逊县在吸引和留住外地人才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解答:托克逊县通过“政策引才、服务留才、事业用才”多措并举吸引外地人才,一是实施“人才引进办法”,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5万-20万元安家补贴,提供80-120平方米人才公寓或每月1500-3000元住房补贴;二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引进人才子女可优先就读县内优质学校,并享受就近入学政策;三是优化职业发展环境,设立人才专项事业经费,支持人才开展科研创新,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业绩突出的人才可破格晋升;四是完善生活保障,建设人才服务中心,提供医疗保健、配偶就业、户籍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定期组织人才体检、疗养和文体活动,增强人才归属感。

托克逊县人力资源

问题2:托克逊县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的问题?
解答:托克逊县通过“精准培训、岗位对接、政策扶持”三位一体模式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与岗位不匹配问题,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与县内农业企业、光伏电站、电商公司等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如葡萄种植技术、光伏设备运维、直播带货等,年均开展定向培训3000余人次;二是建立“培训+就业”联动机制,培训结束后由合作企业优先录用,或通过就业服务平台推荐岗位,2022年培训后就业率达85%;三是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对参加培训后创业的给予5-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减免场地租金,提供创业指导,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电商,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四是推广“田间学校+实训基地”模式,在乡镇建立15个农业实训基地,组织农技人员手把手教学,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实践技能。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昆明招聘物流信息网
« 上一篇 10-01
戴尔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适配企业战略转型与人才发展需求?
下一篇 » 10-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