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人力资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宜州市(现为河池市宜州区)作为桂中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且结构逐步优化,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当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

宜州市人力资源

从总量看,宜州区常住人口约68万,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60%,劳动力资源充足,得益于“两广”交汇的区位优势,劳动力流动较为活跃,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12万,同时本地就业吸纳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了“输出+内需”双轮驱动格局。

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呈现“三升一降”特征:一是学历层次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全区劳动力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达38%,较2018年提高9个百分点;二是技能人才占比提升,拥有各类技能人才约5.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12%,重点覆盖桑蚕、建材、文旅等特色产业;三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提升至45%,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降至35%,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

类别 占比 主要分布领域
18-35岁青年劳动力 42% 制造业、服务业、外出务工
36-50岁中年劳动力 38% 农业、传统制造业、本地服务业
51岁以上劳动力 20% 农业、公益性岗位
初中及以下学历 45% 农业、建筑业、简单服务业
高中/中专学历 35% 制造业、零售业、基层技术岗位
大专及以上学历 20% 教育、医疗、企业管理、新兴产业

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区建有1个区级人力资源市场、12个乡镇基层平台,年均开展“春风行动”“技能培训下乡”等活动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超3万个,针对重点群体,推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等政策,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8万人,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宜州市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仍面临挑战:一是技能与产业需求错配,桑蚕全产业链、数字经济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缺口约3000人;二是人才外流现象突出,每年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率不足30%;三是老龄化加剧,51岁以上劳动力占比逐年上升,部分传统行业出现“用工荒”。

宜州区将聚焦“产业兴市”战略,实施“技能宜州”行动,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措施,力争2025年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20%;同时优化人才政策,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吸引青年人才回流;推动“数字+人力资源”服务,搭建智能化就业匹配平台,促进劳动力资源高效配置。

FAQs
Q1:宜州市目前人力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主要问题包括: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失衡,与桑蚕、文旅等特色产业需求不匹配;年轻人口外流导致劳动力老龄化加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劳动者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宜州市人力资源

Q2:政府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哪些具体措施?
A:一是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如电工、家政、电商等,年均培训5000人次;二是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与珠三角企业合作,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三是落实交通补贴、创业贷款等政策,鼓励返乡创业,2023年发放创业补贴200余万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缙云按摩招聘信息网靠谱吗?岗位多吗?求职者如何查找?
« 上一篇 10-02
通化高速招聘信息网
下一篇 » 10-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