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人力资源局作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就业创业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枢纽,近年来,随着海拉尔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该局聚焦“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才”核心任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政策供给,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在就业创业服务方面,海拉尔人力资源局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金秋招聘月”等品牌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针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服务;对于创业者,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场地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该局联合12家重点企业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8场,达成就业意向2300余人;为1200余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00万元,有效缓解了融资难题。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该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乳业、旅游、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制定差异化人才引进政策,通过“绿色通道”“柔性引才”“校企合作”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针对本土人才培养,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技能人才培训,完善职称评审和技能等级认定机制,畅通人才成长通道,2023年,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23名,培养高技能人才450人,组织企业技术骨干赴外研修12批次,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智力支持。
在劳动关系协调领域,海拉尔人力资源局严格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监察执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推进劳动争议仲裁“快立、快审、快结”机制,构建“预防、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解体系,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全年开展劳动保障巡查检查86次,督促企业补签劳动合同1200余份,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98件,调解成功率达92%,切实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直观展示工作成效,现将近三年主要数据汇总如下:
年份 |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人) |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场次/人次) | 引进各类人才(人) |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件) |
---|---|---|---|---|
2021 | 3200 | 85/4200 | 65 | 128 |
2022 | 3500 | 102/5100 | 78 | 115 |
2023 | 3800 | 120/5800 | 86 | 98 |
从数据可见,就业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在服务创新方面,海拉尔人力资源局积极推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上线“海拉尔人力资源智慧服务平台”,集成政策查询、岗位推荐、培训报名、社保查询等功能,实现“指尖上的服务”;针对偏远地区群众,开展“流动就业服务车”下乡活动,年均深入乡镇、街道开展政策宣讲、现场招聘50余次,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该局还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推出“暖心就业包”,包含岗位推荐、职业测评、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2023年帮助32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立足新发展阶段,海拉尔人力资源局将紧扣海拉尔区“建设呼伦贝尔中心城市”目标,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领域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加强数字赋能,打造“智慧人社”品牌;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探索“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为海拉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FAQs
问:高校毕业生在海拉尔就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答:高校毕业生在海拉尔就业可享受多项优惠政策:一是就业见习补贴,到企业或基层岗位见习的,可享受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见习补贴,最长不超过12个月;二是创业补贴,首次创业的毕业生可申请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三是住房保障,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人才公寓或每月800元租房补贴,最长发放2年;四是基层服务项目,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的,服务期满后考研初试加10分,公务员定向招录比例不低于50%。
问:如何参加海拉尔人力资源局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答: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参加:一是线上报名,登录“海拉尔人力资源智慧服务平台”(http://hrss.hl.gov.cn)选择培训项目(如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二是线下到户籍地或常住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登记,由工作人员协助报名,培训对象包括失业人员、农牧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人口等,培训费用由政府承担,培训结束后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优先推荐至合作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