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事业单位涨工资,哪些群体能受益?调整幅度是多少?政策落实情况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2017年,我国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工作稳步推进,这是继2014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后的重要完善举措,旨在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此次调整聚焦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核心环节,结合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类别人员实施分类施策,总体呈现出“提低、扩中、稳高”的特点,为事业单位队伍稳定和服务效能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7事业单位涨工资

从调整背景来看,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终结,事业单位人员需缴纳养老保险,为避免养老保险缴费导致实际收入下降,2017年工资调整成为衔接改革的关键一步,同时也要回应基层事业单位人员长期反映的工资水平与岗位职责不匹配、地区差距过大等问题,政策制定过程中,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重点向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高层次人才倾斜,确保调整方案科学合理。

在基本工资调整方面,2017年重点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岗位工资根据不同岗位等级(如初级、中级、高级)进行了普调,其中初级岗位岗位工资从1150元提高至1690元,中级岗位从1510元提高至2250元,高级岗位从2010元提高至3150元;薪级工资则根据工作年限和职称等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0%-15%的增幅,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也参照类似标准进行了调整,月人均基本工资增加约300-500元,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从之前的40%左右提升至45%,进一步强化了基本工资的“主体”地位,为直观展示调整幅度,以下为部分岗位类别基本工资调整对比表:

岗位类别 岗位等级 调整前岗位工资(元/月) 调整后岗位工资(元/月) 月均增加额(元/月)
专业技术人员 中级 1510 2250 740
管理人员 处级 1980 2930 950
工勤人员 高级工 1210 1810 600

绩效工资优化是此次调整的另一重点,2017年政策明确要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应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同时避免平均主义,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比(从原来的30%-40%调整至40%-50%),并将其与岗位职责、工作年限挂钩;奖励性绩效工资则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发放,考核优秀者可高出平均标准的20%以上,对义务教育教师、基层医护人员等特殊群体,绩效工资标准额外提高10%-15%,并要求各地确保其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这一调整有效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激发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内生动力。

津贴补贴规范方面,2017年重点清理了自行设立的不合理津贴补贴项目,将部分符合条件的津贴(如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纳入基本工资或绩效工资体系,实现“阳光化”管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按照一类至六类地区,分别提高100-300元/月;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护龄津贴等特殊岗位津贴也标准上浮,教龄津贴从每3年3元提高至5元,护龄津贴从每1年3元提高至5元,通过“清旧立新”,津贴补贴体系更加规范透明,既保障了特殊岗位人员的待遇,又避免了地区间、单位间的不合理差距。

2017事业单位涨工资

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是此次工资调整的特殊背景,2014年养老保险改革后,事业单位人员需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2017年工资调整中明确,个人缴费基数相应提高,但单位缴费部分由财政统筹解决,确保人员实际收入不因缴费而降低,职业年金制度同步推进,单位按缴费基数的8%、个人按4%缴纳,退休后可额外领取职业年金,弥补了基本养老金的不足,实现了“改革增量”与“存量保障”的平衡。

从地区实施情况看,2017年工资调整采取“中央统筹、地方落实”的模式,东部地区因财政实力较强,调整力度更大,如北京、上海等地事业单位人员月均增资可达600-800元;中西部地区则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政策落地,如西藏、青海等艰苦边远地区增资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调整后,全国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较2016年增长约12%,与当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差距逐步缩小。

总体而言,2017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基本工资提标、绩效工资搞活、津贴补贴规范、养老制度衔接”的组合拳,既保障了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权益,又强化了工资的激励导向,为推动公益服务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FAQs

2017事业单位涨工资

Q1:2017年事业单位涨工资后,工资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A1:2017年工资调整后,事业单位工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工资占比从40%左右提升至45%,成为工资主体;绩效工资中基础性绩效占比提高至40%-50%,奖励性绩效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津贴补贴项目得到清理规范,特殊岗位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上浮,整体呈现“基本工资保生活、绩效工资激活力、津贴补贴补差异”的合理格局。

Q2:2017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对基层人员有哪些倾斜政策?
A2:2017年调整重点向基层倾斜,主要包括:一是提高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幅高于平均水平;二是绩效工资向基层一线倾斜,义务教育教师、基层医护人员等特殊群体绩效工资额外提高10%-15%;三是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上浮100-300元/月,并扩大津贴享受范围;四是简化基层职称评审条件,使基层人员更容易通过职称晋升实现工资增长。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2024北京海淀事业单位招聘何时启动?报考条件及待遇如何?
« 上一篇 10-03
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申领条件是什么?
下一篇 » 10-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