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申领条件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是国家为保障因工致残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生活而设立的一项专项福利待遇,其核心在于通过长期性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支持,帮助伤残人员维持生活质量、缓解家庭负担,该制度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等法规建立,覆盖范围包括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且仅限于因工作原因(含工作时间内、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或因履行工作职责致残)造成的伤残情况,非因工致残则适用病假工资、医疗期待遇等其他规定。

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

申请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劳动关系合法存续,即申请人需为事业单位在编在岗或离退休后被确认因工致残的人员;二是经法定程序认定伤残等级,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鉴定为一至十级伤残;三是已完成工伤保险参保(未参保的由单位或财政承担待遇),且工伤保险基金或财政资金足额到账;四是符合“保健金”发放的特殊情形,如一至四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十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但需长期医疗护理等。

伤残保健金的发放标准与伤残等级直接挂钩,具体如下表所示:

伤残等级 月伤残保健金标准(按本人工资比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备注
一级 本人工资的90% 24个月本人工资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按月发放直至死亡
二级 本人工资的85% 22个月本人工资 同上
三级 本人工资的80% 20个月本人工资 同上
四级 本人工资的75% 18个月本人工资 同上
五级 本人工资的70% 16个月本人工资 保留劳动关系,由单位安排工作
六级 本人工资的60% 14个月本人工资 同上
七级 本人工资的50% 12个月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时发放
八级 本人工资的40% 10个月本人工资 同上
九级 本人工资的30% 8个月本人工资 同上
十级 本人工资的20% 6个月本人工资 同上

注:本人工资指伤残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最低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不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

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

申请流程方面,个人或单位需在工伤认定后30日内,向单位人事部门提交《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劳动能力鉴定上文归纳书、银行卡信息等材料,单位审核后,于15个工作日内报送同级人社部门,人社部门复核材料完整性后,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复核伤残等级,复核通过后由财政或工伤保险基金于次月起按月发放保健金,一次性补助金在审批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跨省流动就业的,需提供参保地缴费证明,由待遇领取地人社部门协调发放。

管理监督环节,伤残保健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工伤保险基金(参保单位缴纳),未参保单位由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发放实行年度审核制度,每年由单位核实人员生存状况、伤残等级变化情况,对五至十级伤残人员,若重新就业或完全恢复劳动能力,需停发保健金;对一至四级伤残人员,每5年复核一次伤残等级,对虚报、冒领行为,人社部门有权追回资金,并对责任人处以1-3倍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FAQs

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

  1. 事业单位伤残保健金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有何区别?
    答:伤残保健金是长期性待遇,按月发放直至伤残人员死亡或丧失领取条件,主要用于保障日常生活;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一次性支付,根据伤残等级按月工资倍数计算,主要用于弥补伤残导致的收入损失和医疗康复初期费用。

  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致残后,能否同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伤残保健金?
    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致残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伤残津贴(对应一至四级保健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属于工伤保险待遇范畴,“伤残保健金”在现行法规中通常作为工伤保险待遇的组成部分统一发放,不重复享受,但可按规定享受医疗补助金、护理费等其他相关待遇。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2017事业单位涨工资,哪些群体能受益?调整幅度是多少?政策落实情况如何?
« 上一篇 10-03
大丰市事业单位招聘何时启动?报考条件及考试内容是什么?
下一篇 » 10-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