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区域就业服务的重要枢纽,始终以“服务就业、服务人才、服务发展”为宗旨,致力于搭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高效对接平台,依托大港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市场整合就业服务资源,提供从招聘对接到职业发展的全链条服务,成为推动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力量。
面向求职者群体,市场覆盖本地户籍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多元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面向用人单位,重点服务中小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如石化、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及事业单位,提供招聘、用工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在核心功能上,市场构建“线上+线下”双平台:线上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岗位信息,实现“指尖求职”;线下定期举办综合性招聘会、行业专场招聘会及校园招聘会,2023年累计举办招聘活动48场,平均每场提供岗位1200余个,职业指导方面,配备10名专业职业指导师,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一对一咨询,全年服务求职者超5000人次,技能培训方面,联合本地3所职业院校、8家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开设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12类课程,提升劳动者技能与岗位匹配度,政策咨询方面,提供就业创业补贴、社保补贴、人才引进政策等解读服务,助力政策落地。
围绕大港产业发展方向,市场打造“重点产业就业服务品牌”,如每年举办“石化产业人才对接会”“智能制造专场招聘”,为企业精准匹配技术人才;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服务季”活动,包含实习推荐、职场培训、双选会等,2023年帮助82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针对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就业帮扶”计划,通过免费培训、岗位推荐助力稳定就业,全年培训农民工1200人次,就业率达85%。
近年来,市场服务成效显著,具体数据如下:
年份 | 招聘会场次(场) | 岗位需求数(个) | 达成就业人数(人) | 培训人次(人) |
---|---|---|---|---|
2022年 | 42 | 48,000 | 9,600 | 3,500 |
2023年 | 48 | 57,600 | 11,520 | 4,200 |
2024年(预计) | 55 | 66,000 | 13,200 | 5,000 |
市场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线上招聘平台功能,引入智能匹配算法提升人岗对接效率;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人力资源市场的协作,推动跨区域人才流动;针对新业态、新职业,拓展直播带岗、灵活就业服务等新形式,满足多样化就业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大港人力资源市场是否提供免费服务?求职者如何注册并获取岗位信息?
解答:市场面向所有求职者提供免费服务,包括岗位查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咨询等,求职者可通过“大港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号或官网注册账号,完善个人简历后,即可在线浏览岗位信息、投递简历,也可到现场服务大厅(地址:大港街道兴业路88号)咨询工作人员获取岗位推荐,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7:00。
问题2:企业如何在大港人力资源市场发布招聘需求?能否享受用工补贴?
解答:企业可通过市场线上平台(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招聘信息(含岗位名称、要求、薪资待遇等)等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发布岗位,线上发布免费,线下招聘会可通过电话预约(022-12345678),根据展位类型收取少量费用,市场会根据企业用工规模、吸纳重点群体(如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情况,协助申请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