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人力资源有哪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汉水流域,是襄阳市下辖的县级市,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业大市和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枣阳市人力资源规模持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在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人力资源概况、结构特征、就业状况、政策支持、面临挑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枣阳市人力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枣阳市人力资源

枣阳市人力资源概况

截至2023年底,枣阳市常住人口约11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约65万人,占总人口的59.1%,劳动力资源总体较为充足,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枣阳市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服务业从业者群体,枣阳市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人才引进政策等措施,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人力资源结构特征

(一)年龄结构

枣阳市劳动力资源以中青年为主,但老龄化趋势逐步显现,数据显示,16-35岁青年劳动力约占劳动年龄人口的35%,36-50岁中年劳动力约占45%,51-59岁大龄劳动力约占20%,青年劳动力是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而大龄劳动力多集中在传统农业和建筑业等领域,技能更新需求较为迫切。

(二)学历结构

劳动力学历层次逐年提升,但整体仍以中低学历为主,在劳动年龄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45%,高中(含中专、技校)学历约占35%,大专及以上学历约占20%,近年来,随着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扩招,青年劳动力的学历水平显著提高,90后、00后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30%,但高层次人才(本科及以上)仍相对缺乏,尤其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

(三)产业分布

劳动力产业分布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枣阳市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农业)就业占比约为30%,主要分布在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就业占比约为35%,集中在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占比约为35%,涵盖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随着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23年新增就业岗位中,服务业占比超过50%。

就业状况与政策支持

(一)就业总体情况

枣阳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约1.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约3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约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外务工人员约20万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工作,年劳务收入超过40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枣阳市人力资源

(二)重点群体就业

枣阳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提供岗位推荐、创业补贴、见习岗位等服务,2023年帮助2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创业,针对农民工,开展“春风行动”“点对点输送”等活动,组织技能培训5000余人次,提高就业竞争力,针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职业技能培训

为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枣阳市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机构实施”的培训体系,2023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涵盖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多个工种,培训后就业率超过70%,依托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机构,建设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和产业工人。

(四)人才引进政策

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枣阳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家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服务;对企业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和创业扶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场地支持等,2023年,全市引进各类人才30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0人,有效缓解了企业人才短缺问题。

面临的挑战

尽管枣阳市人力资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大龄劳动力就业难度较大;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难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三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不足,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四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基层就业服务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不高。

未来发展方向

为应对挑战,推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枣阳市未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优化人口结构,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吸引外来劳动力,稳定劳动力供给;二是强化人才引育,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和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三是推动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四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加强基层就业平台建设,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和效率;五是促进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枣阳市人力资源

相关问答FAQs

Q1:枣阳市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哪些地区和行业?
A1:枣阳市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珠三角(如深圳、东莞)、长三角(如上海、苏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部分流向省内武汉、襄阳等中心城市,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如电子、服装)占比约40%,建筑业占比约25%,服务业(如餐饮、物流)占比约20%,其他行业(如批发零售、家政服务)占比约15%,近年来,随着中西部经济发展,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创业或就近就业,流向本地工业园区和新兴产业。

Q2:枣阳市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
A2:枣阳市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支持政策:一是就业补贴,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小微企业,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给予每人每月500元就业补贴,期限1年,二是创业扶持,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在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创业的,可享受3年内免租金的场地支持,三是见习岗位,开发一批就业见习岗位,对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给予每人每月1200元的生活补贴,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四是人才引进,对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5-20万元安家补贴,子女可在公办学校就近入学。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人力资源协会章程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 上一篇 昨天
中宁招聘最近信息网最新岗位和求职信息如何及时获取?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