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事业单位改革将如何具体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效能?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事业单位改革是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哈尔滨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城市,近年来结合自身实际,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改革以“优化结构、强化公益、提升效能”为核心,重点围绕分类推进、机制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展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事业单位改革 哈尔滨

在分类推进改革方面,哈尔滨严格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原则,对全市事业单位进行精准分类,截至2023年,全市已分类推进改革的事业单位达1200余家,其中行政类事业单位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公益类事业单位聚焦主责主业优化布局,经营类事业单位则通过转企改制、资产重组等方式融入市场,哈尔滨市原属部分行业的事业单位技术检测机构,整合后组建了综合性检验检测集团,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提升了专业服务能力。

强化公益属性是改革的关键,哈尔滨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民生领域,通过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推动公益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在基层治理方面,将街道(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统一整合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承担社保、民政、计生等公共服务职能,实现“一站式”服务;在医疗卫生领域,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提升至65%,群众就医更加便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形成多元供给格局。

机制创新为改革注入活力,哈尔滨深化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打破“铁饭碗”,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突出业绩和贡献导向,允许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高层次人才和业务骨干实行灵活分配政策,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事业单位设立、注销等审批流程,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激发了单位内生动力。

事业单位改革 哈尔滨

数字赋能提升了服务效能,哈尔滨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推动事业单位服务数字化转型,市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可“不见面审批”;公共文化场馆通过“互联网+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图书借阅、活动预约等功能线上化,年服务群众超500万人次,改革以来,事业单位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

以下是哈尔滨事业单位改革主要举措与成效概览:

改革领域 具体举措 阶段性成效
分类推进 行政类职能划转、公益类优化布局、经营类转企改制 完成分类改革单位1200余家,经营类转企率达85%
公益服务优化 整合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组建医联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基层诊疗量占比提升至65%,公共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达90%
人事薪酬创新 推行聘用制、岗位管理,绩效工资向骨干倾斜 人员聘用制实现全覆盖,高层次人才平均薪酬增长20%
数字服务升级 “一窗受理”平台、公共文化线上服务 政务服务线上办理率达85%,文化场馆年服务量超500万人次

相关问答FAQs

事业单位改革 哈尔滨

Q1:哈尔滨事业单位改革对普通市民生活有哪些具体影响?
A1:改革后,市民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基层“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整合了社保、民政等10余项服务,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医疗领域通过医联体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药品配送更及时,减少了重复就医;公共文化场馆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图书借阅、活动预约等服务,文化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事业单位服务态度和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Q2:哈尔滨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如何确保公益属性不削弱?
A2:主要通过三方面保障:一是强化公益类事业单位主导地位,将教育、医疗等核心领域公益服务全部纳入公益一类或二类管理,财政保障力度不减;二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与财政拨款、人员薪酬直接挂钩;三是加强社会监督,通过公开服务承诺、开展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确保公益服务供给不缺位、不走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公益服务合力。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威宁事业单位2016年招聘考试内容与报考条件有哪些?
« 上一篇 昨天
淮北教育招聘信息网有哪些教育岗位招聘信息可查?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