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人力资源局作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市关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稳就业、保就业、促发展”主线,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机构职能与核心任务
大化县人力资源局内设办公室、就业促进股、人力资源开发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工资福利股、劳动关系股、社会保险股、调解仲裁管理股等8个职能科室,下辖县就业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3个二层机构,主要承担以下核心职能:
- 就业创业服务:落实就业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城乡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援助,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如“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
- 人才队伍建设:负责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开展高层次人才服务,搭建校企合作、人才交流平台。
- 社会保障经办:推进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扩面,经办社保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发放,指导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
- 劳动关系协调: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负责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考核奖惩、职称改革、工资福利核定等工作。
以下为人力资源局核心职能概览表:
职能类别 | 主要工作内容 |
---|---|
就业创业服务 | 政策落实、技能培训、重点群体就业援助、招聘活动组织 |
人才队伍建设 | 人才引进、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服务、校企合作对接 |
社会保障经办 | 社保参保扩面、待遇核定、关系转移、企业年金指导 |
劳动关系协调 | 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推进、争议调解仲裁、劳动监察执法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 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考核奖惩、工资福利核定 |
重点工作成效与创新实践
近年来,大化县人力资源局立足县域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一)就业创业提质增效,稳住民生基本盘
针对县域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局里实施“就业优先+技能提升”双轮驱动,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率85%,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100%;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6期,覆盖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1.5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78%,创新“线上+线下”招聘模式,举办“直播带岗”23场,累计提供岗位3.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8700余人;建立“村级就业服务站+劳务协作基地”机制,输出农村劳动力2.3万人次,务工收入同比增长12%。
(二)人才引育精准发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围绕全县“文旅康养、绿色工业、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制定《大化县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设立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6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20名,深化产教融合,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开设民族手工艺、生态养殖等特色专业,年培养技能人才800余人,优化人才服务,落实“人才公寓、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一站式”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三)社会保障扩面提标,织密民生安全网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简化社保经办流程,推行“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社保业务网办率达85%,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落实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等惠企政策,为200余家企业减负1200余万元;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惠及全县18万参保群众。
(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筑牢法治防线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开展“春暖农民工”“欠薪专项治理”等行动,检查用人单位320家,督促补发工资280万元,劳动者举报投诉结案率100%,健全“预防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解机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8%,调解成功率90%,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服务优化与未来展望
大化县人力资源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开通“12333”人力资源服务热线,提供政策咨询、业务代办等7×24小时服务,面向未来,局里将聚焦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实施“技能大化”行动,打造“电工、焊工、电商”等特色劳务品牌;二是建设“数字人力资源平台”,实现就业、社保、人才服务“一网统管”;三是深化区域人才协作,融入黔桂两省区人力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为建设“幸福大化”提供更强人力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高校毕业生在大化县如何办理就业登记和求职补贴申请?
A:办理就业登记需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劳动合同(或单位接收证明)到县就业服务中心或户籍地乡镇社保窗口现场办理,也可通过“广西人社APP”线上提交申请,求职补贴申请对象为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及残疾毕业生,需提供身份证、毕业证、相关证明材料,向县就业服务中心提交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每人可享受20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
Q2:大化县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有哪些优惠政策?
A: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根据层次享受不同优惠政策:① 生活补贴:博士或正高职称人才每人每月5000元,硕士或副高职称人才每人每月3000元,连续发放3年;② 住房保障:提供人才公寓(免租金入住3年)或30万-80万元购房补贴;③ 子女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可优先就近入学,由教育局统筹安排优质学校;④ 医疗保障:享受“绿色通道”医疗服务,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⑤ 创业支持:可申请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具体政策可通过“大化人才网”或拨打0778-5821233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