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人力资源学院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为核心定位,立足东北亚区域经济圈,聚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形成了“产教融合、理实一体、校企协同”的办学特色,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累计为社会输送了数万名人力资源领域专业人才,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人力资源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专业建设:聚焦行业需求,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学院以人力资源产业链为导向,构建了覆盖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的专业集群,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方向)、法律事务(劳动法方向)等5个核心专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入选“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各专业紧密对接行业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突出“理论+实践”双轨融合,既涵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法、社会保障学等核心理论课程,又开设人力资源沙盘模拟、招聘流程实训、薪酬体系设计实务、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等实践课程,确保学生掌握从人力资源规划到员工关系维护的全流程操作技能。
为强化专业与产业的衔接,学院建立了“专业共建委员会”,邀请吉林省人才服务中心、长春一汽集团、吉林银行、欧亚集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HR高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将企业真实案例、行业最新政策(如《劳动合同法》修订、社保数字化管理趋势)融入课堂教学,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
专业名称 | 培养方向 | 核心课程 |
---|---|---|
人力资源管理 | 企业HR管理、猎头服务、人力资源咨询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社保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员工福利规划 | 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险实务、员工福利设计 |
行政管理 | 企业行政管理、办公室事务管理、政务辅助 | 行政管理学、办公室管理、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学、会务组织与管理 |
工商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文化建设、岗位管理 |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岗位分析与设计、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法律事务 | 劳动争议处理、合规管理、劳动合同法律实务 |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障法、企业合规管理 |
师资队伍:双师型团队,打造高水平教学阵营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12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5%,“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教师团队中,既有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理论研究的高校教授,也有来自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劳动仲裁员、资深猎头顾问等一线实践专家,形成了“理论导师+实践导师”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带头人张教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源本土化研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企业实践导师李女士曾任某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拥有1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主导招聘、薪酬体系改革等项目20余个,为学生带来鲜活的企业实战案例。
学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人力资源师资培训、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劳动关系协调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确保教师队伍既懂理论又通实践,为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实践教学:校企协同,构建“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投入建成人力资源综合实训中心、劳动关系调解模拟实训室、数字化招聘实训室等8个专业实训室,配备北森人才测评系统、Simulation招聘模拟软件、金蝶HRK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行业主流教学软件,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院与长春一汽集团、吉林银行、吉林省人才市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涵盖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政府公共部门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顶岗实习机会。
实践教学采用“分阶段递进式”培养模式:大一开展认知实习,通过企业参观、HR访谈了解行业现状;大二进行专业实训,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招聘模拟、薪酬设计等实操任务;大三实施岗位实习,进入合作企业参与真实人力资源项目;大四开展毕业实习与就业衔接,实习表现优秀者可直接获得企业录用offer,近三年,学院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人力资源技能竞赛获奖18项,其中在“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实践能力得到广泛认可。
就业服务:精准对接,助力高质量就业
学院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就业指导模式,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大二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专项培训;大三组织校园招聘会、企业宣讲会,搭建校企沟通桥梁;大四提供就业推荐、跟踪服务,持续关注毕业生职业发展。
依托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优势,学院与省内外20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制造、金融、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行业,从事招聘专员、培训师、薪酬绩效专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等岗位,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其中85%以上毕业生进入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起薪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2%,学院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与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开通“专升本”直通车,每年近20%学生通过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校园文化:多元发展,培育复合型人才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构建“学术科技、文体艺术、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体系,设有“人力资源协会”“模拟联合国”“创新创业工坊”等20余个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模拟招聘大赛”“人力资源案例分析大赛”“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学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劳动政策宣讲”“企业员工培训公益行”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国际交流方面,学院与韩国、日本高校开展合作,选派优秀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引进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相关问答FAQs
Q1:长春人力资源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报考该学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A:长春人力资源学院录取分数线因省份、年份及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吉林省为例,近年普通专科批录取分数线一般在300分左右(满分750分),具体以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当年公布为准,报考条件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对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要求,建议具备相关特长的考生报考。
Q2:学院是否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资助政策?
A:学院设有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学院奖学金(一等2000元/年、二等1000元/年、等500元/年)等,覆盖学生比例达3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平均3300元/年),同时学院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图书馆助理、行政助理等),帮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生活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学院协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