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人力资源现状怎样?人才引育服务有哪些优化空间?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兴文县人力资源是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结构、质量与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成效,近年来,兴文县立足山区县实际,结合苗族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在人力资源开发、就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县域特点的人力资源发展格局。

兴文县人力资源

兴文县人力资源现状

(一)总量与结构

截至近年,兴文县常住人口约4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约65%,总量约26万人,人力资源供给相对充足,从城乡分布看,城镇劳动力占比约35%,农村劳动力占比约6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是就业工作重点,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农业)吸纳就业约45%,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占比约25%,第三产业(服务业、文旅等)占比约30%,呈现“一产为主、三产逐步提升”的就业结构。

(二)技能与学历水平

兴文县人力资源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技师以上)占比不足5%,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等传统行业;学历结构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比约60%),高中/中专学历占比约30%,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0%,高层次人才(如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缺口较大,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发展需求。

(三)民族特色与就业偏好

作为苗族聚居县(苗族人口占比约40%),部分农村劳动力受语言、文化习惯影响,就业选择更倾向于本地就近就业或季节性外出务工,对技能培训的接受度和跨区域就业意愿相对较低,依托苗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如兴文石海、僰人悬棺),文旅服务、民族手工艺等领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形成特色就业板块。

兴文县人力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1. 产业结构单一制约就业质量:以传统农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绿色建材)尚未形成规模,高附加值岗位少,劳动力收入水平偏低,202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15%。
  2. 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脱节多以传统农业、建筑普工为主,针对文旅服务、电商直播、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的技能培训不足,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3. 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受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限制,本地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技能人才多流向宜宾市区或成都等大城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率不足30%。
  4. 公共服务体系待完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如乡镇社保所)人员不足、信息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跟踪服务、创业扶持政策落地效率有待提升。

兴文县人力资源发展策略与政策支持

(一)推动产业升级,拓宽就业渠道

围绕“文旅兴县、产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文旅主导产业,开发景区运营、民宿管理、非遗传承等就业岗位;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链(如猕猴桃、岩桂种植加工),发展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等新业态,2023年新增农村电商就业岗位800余个;依托工业园区(如兴文经开区),引进电子元件、包装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

兴文县人力资源

(二)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实施“技能兴文”行动,建立“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学员选单”培训模式,重点开展旅游服务、电工焊工、家政护理等技能培训,2023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余人次,就业率达75%;针对苗族劳动力,开设“双语技能培训班”,结合刺绣、蜡染等民族手工艺,推动非遗技艺产业化,带动200余名苗族妇女居家就业。

(三)优化人才政策,吸引返乡创业

出台《兴文县人才引进十条措施》,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农民工给予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3年税收减免;建设“返乡创业园”“农民工创业示范点”,提供场地支持、创业孵化等服务,2023年吸引返乡创业人员1200余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实施“银龄引智”计划,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可享受生活补贴,弥补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缺口。

(四)完善服务体系,保障就业权益

构建“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线上通过“兴文就业”微信公众号发布岗位信息,线下每月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会;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监测机制,对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202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2万人,其中省外务工占比约40%;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一金三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兴文县人力资源发展成效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兴文县人力资源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6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达60%;高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6.5%,返乡创业人数年均增长15%;文旅产业带动就业3万余人,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40%,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兴文县人力资源

兴文县人力资源结构简表(2023年)

指标类别 数据/占比
劳动力总量 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 约26万人
城乡分布 城镇劳动力 35%(约9.1万人)
农村劳动力 65%(约16.9万人)
产业就业分布 第一产业(农业) 45%(约11.7万人)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25%(约6.5万人)
第三产业(服务业、文旅等) 30%(约7.8万人)
技能水平 高技能人才(技师以上) 5%(约1.69万人)
学历结构 大专及以上学历 10%(约2.6万人)
高中/中专学历 30%(约7.8万人)
初中及以下学历 60%(约15.6万人)

相关问答FAQs

Q1:兴文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方向有哪些?
A:兴文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省内和省外为主,省内方向主要集中在宜宾市区、成都等地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占比约60%;省外方向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为主,从事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行业,占比约40%,近年来,随着本地产业发展,就近转移至县内工业园区、文旅岗位的比例逐年提升,2023年已达15%。

Q2:兴文县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哪些支持政策?
A:兴文县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多维度支持:就业方面,到县内企业、基层岗位就业的,给予3-5万元安家补贴;创业方面,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3年,入驻返乡创业园的享受3年免租金场地支持;对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并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市级创业项目。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泰州地区水产招聘信息网有哪些最新企业岗位招聘需求?
« 上一篇 09-01
余杭人力资源市场电话怎么查?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