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县人力资源服务有哪些重点?就业政策如何落地见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全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地处赣粤交界处,是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南大门”,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禀赋,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速,全南县人力资源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全南县人力资源

从人力资源总量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县常住人口约20万人,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超65%,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足,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达62%,较2018年提高8个百分点,反映出人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性增强。

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呈现“学历层次稳步提升、技能人才逐步壮大”的特点,全县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较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6%,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生源超2000人;职业教育发展提速,全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等10余个专业,年均培养技能人才800余人,本地劳动力技能水平持续改善,但从整体看,高层次人才仍显短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人才占比不足3%,尤其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缺口较大,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

为破解人力资源发展难题,全南县多措并举强化人才引育留用,聚焦“赣粤边际人才特区”建设,出台《全南县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贴、30万元创业扶持,并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2023年引进各类人才320人,其中博士、硕士23人,深化产教融合,与赣南师范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定向培养产业所需技能人才;开展“订单式”培训,年均举办电工、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班60余期,培训劳动力5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本地劳动力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服务保障方面,全县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设立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12个,每年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专场招聘会30余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保持在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针对重点群体,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23年帮扶困难人员就业230人,就业帮扶机制不断健全。

全南县人力资源

全南县人力资源结构概况(2023年参考数据)

指标类别 具体指标 数据 占比/备注
人口总量 常住人口 20万人 较2020年增长2.1%
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 13万人 占总人口65%
产业分布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8万人 占比28%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2万人 占比42%(含制造业2.1万人)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4万人 占比34%
教育与技能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6% 较2018年提高3.2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年培养人才 800余人 涵盖8个重点专业
技能人才总量 5万人 占劳动年龄人口11.5%
高层次人才 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人才 6万人 占比3%

全南县将继续立足“融湾”战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力资源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建设开放、生态、幸福新全南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关问答FAQs

Q1:全南县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A:全南县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多项扶持政策:对来县企业就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给予3年生活补贴(本科每月1000元、硕士每月1500元);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场地支持及“一对一”创业指导,优先入驻县创业孵化基地,享受3年内50%场地租金减免。

全南县人力资源

Q2:全南县如何解决重点产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A:主要通过“引育结合”方式解决:一是“订单式”培养,与县内重点企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园、家具产业园)合作,定向开设“冠名班”,年培养技能人才1000余人;二是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职工参与培训可享受政府补贴(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三是柔性引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退休工程师、技术骨干担任“产业顾问”,给予每月3000-8000元咨询服务补贴,同时组织本地技术人才赴粤跟班学习,快速提升技能水平。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睢宁最近招聘信息网最新招聘岗位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2016建湖事业单位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