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工作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单位资金管理、财务核算、预算执行、风险防控等核心职能,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规范运行和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持续提升,财会人员需在政策理解、业务能力、风险意识等方面不断适应新形势,为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务保障。

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

岗位职责与核心能力

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岗位的职责因单位类型(如教育、医疗、科研、行政类等)和规模略有差异,但核心工作内容高度统一,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财务监督及服务保障等模块,具体职责及对应能力要求如下:

(一)预算管理:全流程管控财政资金

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龙头”,财会人员需参与单位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绩效评价全流程,在编制阶段,需结合单位年度工作规划和年度任务,科学测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与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确保预算编制“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执行阶段,需实时跟踪预算执行进度,监控支出是否符合预算用途,对偏差及时分析并调整,避免超预算、无预算支出;绩效评价阶段,需运用成本效益法、比较法等方法,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量化分析,形成绩效报告,推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会计核算:规范财务数据生成

会计核算是财会工作的基础,需严格遵循《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江苏省财政厅补充规定,采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模式,财务会计侧重权责发生制,核算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要素,生成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预算会计侧重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生成预算收入支出表等,日常工作中需处理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事务,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同时配合内外部审计(如财政审计、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社会审计)提供财务资料。

(三)资产管理:守护国有资产安全

事业单位资产包括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财会人员需协同资产管理部门建立“资产采购—入库—领用—维护—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需按类别(如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设置明细账,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对盘盈、盘亏、报废资产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核销;对无形资产(如专利、软件著作权),需合理摊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江苏省近年来推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财会人员需熟练操作信息化平台,实现资产数据与财务数据实时对接。

(四)财务监督与风险防控:筑牢合规底线

事业单位资金多为财政资金,合规性是财务工作的生命线,财会人员需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整改”的监督机制:事前审核经济合同、采购流程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招投标等规定;事中监控支出是否合规(如“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是否超标准);事后对发现的问题(如发票不合规、超范围支出)及时督促整改,形成闭环管理,需识别财务风险(如流动性风险、债务风险、廉政风险),制定应对预案,例如通过现金流预测防范支付风险,通过内控评价堵塞管理漏洞。

(五)服务与沟通:支撑单位决策

财会工作不仅是“管钱”,更是“服务决策”,需为单位管理层提供财务分析报告,揭示收支结构、预算执行率、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为业务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如江苏省财政厅、教育厅、卫健委等),按时报送财务报表、预算调整申请、绩效自评报告等;配合内部各部门(如科研部门、后勤部门),提供项目经费测算、报销政策咨询等服务,推动业财融合。

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

以下为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主要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对照表:

职责模块 具体工作内容 核心能力要求
预算管理 编制/调整预算、监控执行进度、开展绩效评价 政策理解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会计核算 原始凭证审核、平行记账、报表编制、档案管理 专业知识(政府会计制度)、实操能力(财务软件)、细致严谨
资产管理 资产台账登记、定期盘点、处置审批、系统操作 系统操作能力(资产管理系统)、风险意识、跨部门协作能力
财务监督 合规性审核、问题整改、风险识别 政策熟悉度(财经法规)、风险研判能力、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服务与沟通 财务分析、决策支持、对接上级/部门、政策咨询 表达能力、数据可视化能力、服务意识

政策法规与工作规范

江苏事业单位财会工作需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层面的政策法规,形成“国家层面定框架、省级层面抓细化、单位层面抓落实”的制度体系,核心政策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108号),以及江苏省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江苏省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有关问题解答》《江苏省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等。

近年来,江苏省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政策导向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强调“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将资金优先用于保民生、保重点;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要求2025年前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各环节”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三是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依托“江苏省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编制、资金支付、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全流程线上化,部分地区试点“智慧财务”系统,通过大数据、AI技术提升核算效率和风险预警能力。

职业发展路径与能力提升

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人员的职业发展呈现“双通道”特征:一是专业技术通道,通过职称评定(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提升专业水平,高级会计师可受聘为单位财务负责人或总会计师;二是管理通道,从一般财会人员到财务科副科长、科长、财务负责人(部分单位设总会计师岗位),逐步参与单位核心决策。

能力提升方面,需重点强化四方面:一是政策更新能力,定期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如政府会计制度解读、预算绩效管理实务),关注“苏财会〔202X〕X号”等省级文件动态;二是信息化技能,熟练使用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掌握Excel高级函数(如VLOOKUP、数据透视表)、Power BI等数据可视化工具,适应“业财一体化”系统操作;三是业财融合能力,深入了解单位业务流程(如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题流程,医院的诊疗收费模式),将财务管控嵌入业务环节;四是职业资格考取,除中级/高级会计师外,可考取注册会计师(CPA)、税务师等证书,提升综合竞争力。

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江苏事业单位财会工作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政策变化快,如政府会计制度新增“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等科目,要求会计核算规则持续迭代;二是信息化要求高,年轻财会人员需快速适应智慧财务系统,年长人员面临“数字鸿沟”;三是风险防控压力增大,随着审计监督趋严(如江苏省审计厅每年开展专项审计),对财务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

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

应对策略:单位层面需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邀请专家解读政策、开展系统操作演练;个人层面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利用“江苏财政”官网、“江苏会计之窗”等平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资产清查等专项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技术层面可借助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处理重复性核算工作,释放精力聚焦财务分析和风险防控。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岗位报考通常需要哪些条件?
解答:江苏事业单位财会类岗位报考条件一般包括:(1)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偏远地区或基层岗位可放宽至专科,且需为财会类相关专业(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2)资格证书:多数岗位要求持有初级会计师证书,部分重点岗位或管理岗位要求中级及以上会计师职称;(3)其他条件: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部分岗位可放宽至40周岁),无违法违纪记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及财务系统操作,具体条件以招聘公告为准,部分岗位对工作经验(如2年以上财会工作经验)或政治面貌(如党员)有额外要求。

问题2: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如何提升职业竞争力以适应数字化转型?
解答:适应数字化转型需从三方面提升竞争力:一是夯实专业基础,深入学习《政府会计制度》《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政策法规,确保核算合规;二是掌握数字技能,主动学习财务软件(如用友U8、金蝶K3)的高级功能,学习Excel数据分析、Python基础编程、Power BI可视化等工具,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三是推动业财融合,深入了解单位业务流程(如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规则、医院的医保结算政策),通过财务数据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例如利用预算执行数据提醒科研部门加快项目进度,通过成本分析优化医院科室资源配置,可考取“数字化会计师”等新兴证书,参与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如系统测试、流程优化),在实践中积累数字化转型的经验。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济南海贝尔人力资源为何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优选?
« 上一篇 今天
青州人力资源部主要提供哪些服务?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