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事业单位调资何时启动?具体调整标准与覆盖范围如何确定?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事业单位 正文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调整工作,旨在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保障职工合理待遇,激发队伍活力,为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此次调资工作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坚持“按劳分配、注重实绩、分级管理、动态调整”原则,覆盖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涉及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多个方面,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激励导向更加鲜明。

安徽事业单位调资

调资背景与政策依据

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是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事业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安徽省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23年全省GDP突破4.7万亿元,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事业单位调资提供了坚实基础,政策层面,严格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人社部发〔202X〕X号)及安徽省《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人社发〔202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省事业单位行业特点、岗位差异及职工诉求,经过广泛调研、多方论证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调资工作既符合国家统一要求,又体现安徽地方特色。

具体调资措施

(一)基本工资标准稳步提升

基本工资是事业单位工资构成的基础部分,此次调整重点优化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根据工作人员聘用的岗位等级(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确定,薪级工资则结合工作年限、职称等级等因素动态调整,调整后,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各等级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XX元、XX元、XX元,最高工资标准分别提高XX元、XX元、XX元,向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及关键岗位倾斜,管理岗十级(科员)岗位工资由原XX元/月调整为XX元/月,薪级工资根据工龄增加XX-XX元/月;专技岗十二级(助理级)岗位工资由原XX元/月调整为XX元/月,薪级工资增幅XX%左右。

安徽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表(部分岗位等级示例)
| 岗位类别 | 岗位等级 | 调整前(元/月) | 调整后(元/月) | 调整幅度(元/月) |
|----------|----------|----------------|----------------|------------------|
| 管理岗 | 十级(科员) | 2010 | 2150 | +140 |
| 管理岗 | 七级(副科) | 2410 | 2580 | +170 |
| 专技岗 | 十二级(助理) | 1930 | 2070 | +140 |
| 专技岗 | 十级(中级) | 2410 | 2580 | +170 |
| 工勤岗 | 技术工三级 | 1850 | 1980 | +130 |

(二)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优化

绩效工资是激励职工履职尽责的重要手段,此次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绩效工资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一是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综合考虑单位类型、人员结构、岗位职责、考核结果及当地财政保障能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绩效工资总量稳步增长,二是优化内部分配,要求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制定分配方案,重点向业务骨干、一线人员及业绩突出者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公立医院、学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从收支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性绩效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三是规范考核发放,将绩效工资与年度考核结果紧密挂钩,考核合格及以上方可足额发放,优秀等次可适当上浮,不合格者相应扣减,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安徽事业单位调资

(三)津贴补贴规范与动态调整

津贴补贴是工资的重要补充,此次调资严格清理规范现有津贴补贴项目,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津贴,保留并优化国家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等,针对安徽皖北地区、大别山区等艰苦边远地区,适当提高津贴标准,最高上浮XX%;对从事有毒有害、野外作业、高危岗位等特殊工种人员,落实专项津贴政策,保障职工健康权益,建立津贴补贴定期评估调整机制,根据物价水平、岗位风险变化等因素动态调整,确保津贴补贴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四)社会保障待遇同步衔接

工资调整后,社会保障待遇实现同步提升,一是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相应提高,个人账户积累增加,未来养老金待遇将稳步增长;二是职业年金缴费基数同步调整,单位与个人缴费比例合计为12%,进一步充实职业年金基金;三是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随工资调整,职工住房保障能力增强,离退休人员待遇也同步调整,按照“退职人员略低于在职人员、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调整幅度相衔接”的原则,适当提高离退休费标准,确保离退休人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实施范围与时间安排

此次调资实施范围为全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编在岗正式工作人员,以及2023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人员,执行时间为2024年1月1日起,补发工资于2024年6月底前足额发放到位,为确保政策落地,安徽省成立由人社、财政、教育、卫健等多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加强统筹指导;各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政策宣传、测算报批和资金保障工作;人社、财政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杜绝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擅自提高标准等问题,确保调资工作规范有序。

调资意义与影响

此次事业单位调资是安徽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一是保障职工权益,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激励担当作为,通过优化绩效工资分配,引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促进人才流动,向基层和艰苦地区倾斜的政策,有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在基层建功立业;四是推动事业发展,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为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事业单位调资

相关问答FAQs

Q1:事业单位调资后,个人实际到手工资会增加多少?
A:个人实际到手工资增加额因岗位等级、工龄、职称、绩效考核结果及地区津贴差异而有所不同,以管理岗十级科员为例,基本工资调整后月增加约140元,薪级工资根据工龄增加50-100元,绩效工资若考核优秀可能额外增加100-300元,扣除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等个人缴费部分后,实际到手工资每月可增加约200-500元,艰苦边远地区人员因津贴上浮,实际增加额会更高,具体可咨询单位人事部门获取个人测算明细。

Q2:绩效工资如何考核发放?不同单位是否有统一标准?
A: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坚持“单位自主、分级管理、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原则,没有全省统一标准,但需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单位需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明确考核指标、分配办法、发放程序等,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实施;二是考核内容以“德、能、勤、绩、廉”为核心,重点突出工作实绩和贡献度;三是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20%,奖励性绩效工资向优秀等次人员倾斜,学校可结合教学成果、学生评价等考核,医院可结合诊疗量、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等考核,具体方案由各单位根据行业特点自主确定。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濮阳焊工招聘信息网上的招聘信息真实吗?求职者如何找到合适岗位?
« 上一篇 今天
广州事业单位福利如何?待遇优势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