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作为连接军队与地方人才资源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中部地区驻军大省,湖北省拥有丰富的军地人力资源基础,通过构建“政策协同、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工作体系,有效盘活了军地人才资源,既服务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聚焦退役军人、现役军人随军家属、军队文职人员及地方涉军企业等多元主体,提供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针对退役军人,开展“一站式”安置服务,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等环节,帮助实现从军营到地方的角色转换,2023年全省共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20余场,对接企业500余家,提供岗位超5万个,就业率达92%以上,对于现役军人随军家属,则推行“就业优先、岗位兜底”政策,协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设立定向招聘名额,并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2023年帮助800余名随军家属实现稳定就业,还联合军队政治工作部门,为军队文职人员提供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社保转移等便捷服务,解除其后顾之忧。

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

在军地人才培养方面,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创新“军地联合、产教融合”模式,推动人才资源双向赋能,依托省内高校资源,开设军民融合特色专业,与驻鄂部队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定向培养既懂军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与军队科研单位合作,设立“国防科技人才班”,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0余人,组织地方企业技术骨干赴部队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邀请军队专家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化,2023年,全省开展军地人才联合培训项目30余个,覆盖企业技术骨干、军队转业干部等群体2000余人次。

为提升服务效能,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搭建了数字化信息平台,整合军地双方人才数据、岗位需求、政策资源等,实现“线上+线下”高效联动,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注册军地用户超10万人,发布岗位信息3万余条,政策解读500余篇,成为军地人才供需对接的“高速通道”,建立军地人力资源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人社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等12个单位组成,定期召开会议解决跨部门、跨领域问题,确保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畅通。

在典型案例中,武汉市某军工企业与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合作,通过平台招聘了20名退役军人技术骨干,组建“特种装备研发小组”,成功参与某新型装备研发项目,为企业新增产值超亿元,随州市某农业合作社则在军地人力资源部门的帮助下,吸纳12名退役军人就业,打造“军创农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军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实践价值。

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的服务对象主要包含哪些群体?
解答: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的服务对象涵盖多元主体,主要包括:①退役军人(含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等类型);②现役军人随军家属;③军队文职人员;④地方涉军企业、科研院所及军工单位人才;⑤有参军意向的地方青年;⑥参与军民融合项目的地方企业及社会组织等,通过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实现军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

问题2:退役军人通过军地人力资源平台能获得哪些创业支持?
解答:退役军人通过军地人力资源平台可享受多维度创业支持:①政策咨询与解读,提供税收减免、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等政策指导;②创业培训,开设电商运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实用课程,配备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③资源对接,链接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供应链企业等,解决资金、市场、技术难题;④孵化服务,入驻军创孵化基地可享受3年免租金办公场地、工商注册代办、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2023年,全省通过平台扶持退役军人创业项目800余个,带动就业超1.2万人。

湖北省大普军地人力资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西昌矿业招聘信息网
« 上一篇 今天
灌云县人力资源保障局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