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力资源上岗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人力资源 正文

2015年人力资源上岗证,全称通常指“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原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准入类证书,该证书在当时是人力资源从业者进入行业的重要“敲门砖”,尤其在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及基层人力资源岗位中认可度较高,其考核体系、申报条件及社会功能反映了当时我国人力资源职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15人力资源上岗证

政策背景与证书性质

2015年,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仍处于“职业资格目录”管理阶段,人社部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15年版)》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属于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由人社部授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简称“中国就业培训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和证书颁发。“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即俗称的“人力资源上岗证”,面向刚入行或准备进入人力资源领域的人员,侧重基础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是人力资源职业资格体系中的入门级证书。

根据当时政策,该证书的设立旨在规范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升行业整体专业水平,企业招聘人力资源相关岗位时,常将持有该证书作为优先条件;部分地方政府也将证书与人才引进、技能补贴等政策挂钩,持证者可享受相应的职业发展支持。

等级划分与申报条件

201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人力资源上岗证”对应四级,申报条件严格遵循学历与工作年限结合的原则,具体如下(以2015年人社部相关规定为准):

等级 原申报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四级/中级工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或经四级/中级工正规培训达规定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注:“相关职业”通常指行政管理、劳动保障、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申报者需通过正规培训机构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通常为120-160学时),方可参加考试。

与形式

2015年人力资源上岗证(四级)的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两部分,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均为100分,分别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2015人力资源上岗证

(一)理论知识考试

主要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内容包括:

  •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行为守则等;
  • 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
  • 专业知识:人力资源规划(需求预测、供给分析)、招聘与配置(渠道选择、简历筛选、面试技巧)、培训与开发(培训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绩效管理(绩效指标设定、考核流程)、薪酬福利(薪酬结构设计、社保公积金办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签订、劳动争议处理)等模块的基础操作知识。

(二)技能操作考试

侧重实际应用能力,题型包括案例分析、计算题、改错题、简答题等,重点考察:

  •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招聘信息发布、简历筛选、面试组织等实操技能;
  • 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撰写、培训计划制定;
  • 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如KPI指标设定)、绩效结果应用;
  • 薪酬计算(如工资结构拆分、社保公积金基数核定);
  • 劳动合同签订规范、劳动争议调解流程等。

通过考核者,由人社部颁发相应等级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全国通用,可联网查询(当时可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验证)。

证书作用与社会认可度

在2015年前后,人力资源上岗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就业准入:多数中小企业、基层人力资源岗位(如招聘专员、薪酬绩效助理、人事行政专员)将证书作为招聘的基本门槛,持证者具备系统的基础知识,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2. 职业发展:对于从业者而言,证书是职业晋升的“加分项”,从“助理”向“专员”“主管”晋升时,持证经历可证明专业能力;
  3. 企业资质:部分企业在申报“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或参与政府项目招标时,要求团队中一定比例的人员持证,证书间接提升企业专业形象。

随着行业发展,证书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部分企业更看重实操经验而非证书,且证书考核偏重理论,对新兴人力资源领域(如数字化招聘、员工体验管理)的覆盖不足。

2015人力资源上岗证

政策变化与证书衔接

2017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从“准入类”调整为“水平评价类”,不再作为硬性准入条件,但证书仍可继续考取,2019年,人社部进一步改革职业资格制度,将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转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人社部备案的用人单位、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15年的人力资源上岗证(职业资格证书)在政策改革后仍有效,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明,但后续新考取的证书多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评价组织颁发,证书效力与原职业资格证书等同,均可纳入人才统计、职称评定、技能补贴等范围。

相关问答FAQs

Q1:2015年取得的人力资源上岗证,现在还有效吗?是否需要换证?
A:2015年取得的人力资源上岗证(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依然有效,属于国家承认的职业技能证明,根据人社部相关规定,2017年改革前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长期有效,无需“换证”或“复审”,若需使用证书(如求职、晋升、申请补贴),可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或“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验证真伪。

Q2:没有2015年的人力资源上岗证,现在从事人力资源工作需要考取什么证书?
A:人力资源领域的职业技能认证已转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人社部备案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如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大型企业)颁发“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级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等,考取流程与原职业资格证类似,需通过培训后参加考核,证书可在“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查询,企业内部更看重实操能力和行业经验,建议结合岗位需求(如招聘、薪酬、培训)选择专项技能提升,而非单纯依赖证书。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济南短期招聘信息网
« 上一篇 今天
北京人力资源和保障部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作者信息

热门文章

1
系统获取,无需修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