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人力资源保障局作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近年来,该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方面,宁阳县人力资源保障局内设多个职能科室,各司其职又协同联动,办公室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政务公开等工作;就业促进科(农民工工作科)拟订就业规划、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青年就业政策,拟订就业援助、特殊群体就业政策,参与拟订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人才开发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组织拟订全县人才发展规划、政策,负责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工作,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负责全县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等工作;劳动关系科(工资福利科)拟订劳动关系政策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规范,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拟订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支付保障政策,拟订并组织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科统筹拟订城乡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标准,拟订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基金预测预警制度;规划财务科(政务服务科)拟订全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相关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参与拟订相关社会保障资金(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承担有关信息规划和统计管理工作,负责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办理等工作,还设有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等直属单位,分别承担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等具体职能。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宁阳县人力资源保障局在多个领域精准发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该局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技能培训进企业”等系列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创业带动就业3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人才引育方面,该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出台“宁阳人才新政20条”,对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给予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支持,建设“人才公寓”“专家工作站”,举办“高层次人才宁阳行”“校企合作对接会”等活动,202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86人,青年人才12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2000人,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该局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实现社保经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截至2023年底,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8万人、6.2万人,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劳动关系是和谐之基,该局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开展“无欠薪项目部”创建活动,2023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50件,调解成功率85%,监察执法检查用人单位200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800万元,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为提升服务质效,宁阳县人力资源保障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就业登记、社保参保、人事代理等32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开发“宁阳人社”微信公众号和APP,实现政策查询、业务预约、社保缴费等“掌上办”,线上服务率达90%,组建“人社政策宣讲团”,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政策宣讲活动200余场,发放政策宣传手册5万余份,让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工作成效数据表(2023年度)
指标名称 | 完成数量 | 同比增长 |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2万人 | 8% |
职业技能培训人次 | 5万人次 | 12% |
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 | 86人 | 15%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5% | 2% |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 85% | 5% |
宁阳县人力资源保障局将继续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任务,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在稳就业保就业、聚人才强支撑、惠民生保稳定、优服务提效能上持续发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阳篇章贡献人社力量。
FAQs
问:如何办理就业创业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答:办理就业创业证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2张,到户籍地或常住地的乡镇(街道)人社所或县政务服务中心就业窗口申请,填写《就业创业证申领表》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即可领取,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还可凭就业创业证享受就业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
问:跨地区流动就业时,社保关系如何转移?
答:跨地区流动就业转移社保关系,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官网、“掌上12333”APP或线下经办机构办理,线上办理流程:登录平台后选择“社保转移申请”——填写参保信息——提交转移申请,线下办理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转出,再到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转入,转移成功后,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确保社保权益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