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力资源与社保局作为天津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承担着统筹全市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职能,是连接政府与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自成立以来,该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引育、劳动关系等领域持续深化改革,为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民生保障。
核心职能:织密民生保障网,激活人才新动能
天津人力资源与社保局的核心职能涵盖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保障服务两大板块,具体包括:
就业创业服务: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
社会保障管理: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推进社保扩面征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人才引育用留: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优化人才落户政策,建设人才发展平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劳动关系协调:推进劳动合同制度,规范用工行为,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线上线下融合,便民利企提质增效
为提升服务效能,天津人力资源与社保局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线下服务网络:全市建成18个区级社保分中心、240余个街道(乡镇)社保服务中心、3000余个社区(村)服务站,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服务大厅设置综合受理窗口、自助服务区、特殊群体绿色通道,提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年均服务群众超千万人次。
线上服务平台:打造“天津人力社保”APP、“津社保”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开通参保登记、缴费查询、待遇申领、社保转移、就业创业补贴申请等200余项服务功能,实现“指尖办”“零跑腿”,2023年,线上业务办理量占比达75%,平均办理时长缩短60%以上。
专项服务行动:针对高校毕业生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校园招聘月”;针对企业推出“人社服务专员”制度,提供用工招聘、社保参保、政策咨询“一站式”服务;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推出“灵活就业人员一件事一次办”套餐,简化参保流程。
办事指南:常见业务办理流程一览
为方便群众办事,现将部分高频业务办理方式整理如下:
业务类型 | 办理渠道 | 所需材料 | 办理时限 |
---|---|---|---|
社保参保登记 | 线上:天津人力社保APP;线下:街道社保中心 | 身份证、户口本(或居住证)、单位证明(单位参保) | 即时办结 |
养老金资格认证 | 线上:津社保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线下:社区协助 | 本人身份证、退休证 | 即时认证 |
社保关系转移 | 线上: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线下:社保分中心 | 身份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 转入地审核15个工作日 |
失业保险金申领 | 线上:天津人力社保APP;线下:社保分中心 | 身份证、失业证明、社保卡 | 10个工作日 |
技能补贴申领 | 线上:天津人力社保APP;线下:区人社局 | 职业资格证书、社保缴费记录 | 20个工作日 |
政策创新:深化改革显成效,惠民利企暖人心
近年来,天津人力资源与社保局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一制三化”改革:在全市推行“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改革,对企业承诺的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社保参保登记、工伤认定等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0%以上,企业办事成本显著降低。
跨省通办扩面:与全国30余个省市实现社保关系转移、退休资格认证、工伤待遇申领等28项业务“跨省通办”,2023年办理跨省业务超12万件,解决群众“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海河英才”升级:优化人才落户政策,放宽学历、技能型人才落户限制,建立“准毕业生”落户渠道,实施“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直接落户政策,2023年新增落户人才超13万人,人才总量突破380万。
新就业形态保障:针对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推出“单险种工伤保险”,覆盖超20万人;建立“平台企业+劳动者+人社部门”协商协调机制,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益。
未来展望:锚定高质量发展,书写民生新答卷
面向“十四五”,天津人力资源与社保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保障民生、服务发展”为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全年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二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法定人群全覆盖,提高养老金、医保待遇水平;三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海河英才”升级版,建设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四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保持在85%以上,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人社力量。
相关问答FAQs
Q1:灵活就业人员在天津如何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A: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且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二是具有天津市户籍,或持有居住证,或在天津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办理渠道:线上通过“天津人力社保APP”或“津社保”微信小程序提交申请;线下到户籍地或居住地街道社保中心办理,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或居住证)、社保卡等材料,缴费基数可在60%-300%社平工资之间自主选择,按年或按月缴纳。
Q2:跨省就业后,如何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线上办理流程是什么?
A:跨省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办理,线上办理流程(推荐):1. 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www.12333.gov.cn)或“掌上12333”APP,注册并登录账号;2. 选择“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服务,填写转移信息(原参保地、新参保地等);3. 提交申请后,系统自动向两地社保机构发送联系函,后续转移进度可在平台实时查询,线下办理:携带身份证、原参保地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地社保分中心提交申请,转移办理时限一般不超过45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