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钢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战略落地的核心支撑部门,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构建了涵盖人才规划、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全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萍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战略引领层面,人力资源部深度参与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将人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结合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及萍钢转型升级需求,编制了《“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三大重点任务,针对钢铁生产流程长、技术密集的特点,人力资源部牵头建立了“管理序列、技术序列、技能序列”三维人才通道体系,打破了传统“官本位”晋升壁垒,让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工人通过纵向晋升实现职业发展,目前已有300余名技术骨干通过该通道获得职级提升。
招聘配置环节,人力资源部坚持“精准引才、按需引进”原则,构建了多元化招聘网络,针对高校毕业生,与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基地,开设“萍钢订单班”,通过课程植入、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前锁定优秀生源,近三年累计引进应届毕业生5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15%,针对技能人才,联合地方人社部门举办“钢铁工匠”专场招聘会,推行“理论+实操”考核模式,确保招聘人员符合岗位需求;同时建立内部推荐激励机制,员工推荐成功入职可享受最高3000元奖励,近两年通过内部推荐补充一线技能工人200余人,有效降低了招聘成本,人力资源部还运用数字化招聘工具,搭建了线上简历筛选系统,通过AI算法匹配岗位需求,将简历筛选效率提升40%。
培训开发体系以“赋能成长、驱动创新”为目标,构建了分层分类的培训矩阵,新员工入职实施“三级培训”机制:公司级培训侧重企业文化、安全规范;厂部级培训聚焦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车间级培训强调岗位实操、师徒带教,确保新员工快速适应岗位要求,针对基层员工,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每年举办焊工、轧钢工等10余个工种的技能竞赛,优胜者可申报“萍钢技术能手”并给予奖励,近三年累计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1200余人,针对管理人员,实施“青苗计划”“领航计划”,通过外部专家授课、标杆企业参访、项目实战等方式提升管理能力,2023年选派50名中层干部参加精益生产专项培训,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8%,人力资源部还建立了线上学习平台“萍钢云学堂”,整合各类课程资源2000余门,员工年人均在线学习时长超40小时。
绩效管理方面,人力资源部推行“目标+过程+结果”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将企业战略目标逐级分解至部门、班组及个人,考核指标兼顾业绩指标(如产量、质量、成本)与行为指标(如安全、协作、创新),其中创新指标占比不低于15%,鼓励员工围绕工艺改进、降本增效提出合理化建议,2023年采纳员工创新项目230项,创造经济效益超1.2亿元,考核结果与薪酬调整、晋升发展、培训机会直接挂钩,实行“S/A/B/C/D”五级评级,连续两年获评S级的员工可优先纳入后备干部库,对C级及以下员工实施绩效改进计划,帮助其提升能力。
薪酬福利体系坚持“对外竞争、对内公平”原则,建立了与岗位价值、个人能力、业绩贡献紧密挂钩的薪酬结构,薪酬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年终奖金四部分,其中绩效工资占比达40%-60%,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针对高温、高空等艰苦岗位,设立专项津贴,标准为每月500-1500元;为员工提供“五险二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企业年金企业缴存比例达5%,员工退休后可额外获得一笔养老金,人力资源部还完善员工福利保障,每年组织全员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设员工食堂、提供通勤班车,建设职工书屋、健身房等文体设施;设立“员工互助基金”,对困难员工给予帮扶,2023年累计帮扶员工56人次,发放帮扶金40余万元。
员工关系管理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建立了多渠道沟通机制,通过“总经理信箱”“员工座谈会”“线上意见征集平台”等途径,及时收集员工诉求,2023年处理员工反馈问题320件,办结率达100%,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用工流程,近三年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缴纳率均达100%,未发生重大劳动争议事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开展“最美萍钢人”评选、家庭开放日、文体比赛等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针对一线倒班员工,推行“弹性排班制”,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允许员工自主调班,兼顾工作与生活。
面对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萍钢人力资源部正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引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实现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模块线上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人才决策;同时加强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人才储备,与高校合作开设“钢铁冶金新技术”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问答FAQs
Q1:萍钢人力资源部在吸引和保留年轻员工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A:针对年轻员工(90后、00后)职业发展需求,人力资源部推出三项举措:一是完善双通道晋升体系,为年轻员工提供管理岗和技术岗并行的职业路径,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二是实施“导师制+项目历练”培养模式,为新入职年轻员工配备资深导师,同时安排其参与重点技术项目,加速成长;三是优化工作环境与福利,如增设弹性工作制、提供员工宿舍(配备空调、热水器)、组织单身联谊活动等,增强年轻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萍钢云学堂”上线数字化、技能提升类课程,满足年轻员工个性化学习需求。
Q2:萍钢如何通过人力资源体系支持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A:为支撑绿色低碳转型,人力资源部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人才引进,重点招聘新能源、环保技术、碳管理等领域专业人才,2023年引进环保工程师、能源管理师等30余人;二是培训赋能,开展“绿色生产”“节能降碳”专题培训,覆盖生产一线员工2000余人次,培养“绿色岗位标兵”50名;三是考核引导,将碳排放强度、能耗指标等纳入部门及个人绩效考核体系,设定年度下降目标,对达成目标的团队给予专项奖励,推动员工主动参与节能降碳项目,2023年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