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广东围绕“制造业当家”“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人力资源培训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从政策背景看,广东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培训的顶层设计。“十四五”期间,广东明确提出要“打造人才强省”,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民生工程和战略任务推进,出台《广东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等系列文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特别是“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技能培训品牌,累计培训超千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数百万人,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破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
当前,广东省人力资源培训呈现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培训主体地位凸显,全省超8万家规上企业建立内部培训体系,华为、腾讯、格力等龙头企业打造了“华为大学”“腾讯学院”“格力工匠学堂”等标杆企业大学,年培训投入均超10亿元,形成了“按需培训、学用结合”的企业培训模式,二是数字化赋能显著,线上线下融合加速,依托“南粤工匠”在线学习平台、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等载体,整合优质课程资源超5万门,年在线学习人次突破2000万;VR实训、AI模拟操作等技术在电工、焊工、护理等高危或精密领域广泛应用,培训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升,三是区域协同深化,粤东西北培训能力持续增强,通过“珠三角+粤东西北”结对帮扶机制,广州、深圳等市与湛江、茂名、韶关等地共建实训基地200余个,年均输送优质师资3000余人次,推动培训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在培训模式上,广东已形成多元共生的格局,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培训聚焦重点群体,如面向农民工的“春暖行动”、面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就业专项活动”;企业主导的内部培训突出岗位适配性,如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培训、美的的“精益生产”技能认证;社会机构市场化培训则瞄准新兴领域,如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养老护理等,年培训规模超300万人次,校企合作是广东培训体系的特色,全省共建产业学院200余所,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即入“企籍”,毕业即获“双证”(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解决了“学校学企业用”的脱节问题,以下是广东省人力资源培训主要模式及案例:
培训主体 | 模式特点 | 典型案例 | |
---|---|---|---|
政府主导 | 公益性、普惠性 | 职业技能提升、创业培训、政策宣讲 | “粤菜师傅”工程(年培训超20万人次) |
企业主导 | 岗位适配、内部认证 | 岗位技能、管理能力、企业文化 |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培训体系 |
社会机构 | 市场化、专业化 | 新兴职业、高端技能、定制化培训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培训 |
校企合作 | 产教融合、工学一体 | 订单培养、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 | 广州-佛山西南航空产业学院 |
尽管成效显著,广东人力资源培训仍面临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珠三角培训经费投入、师资力量、设施设备远超粤东西北,部分县域实训基地覆盖率不足50%;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传统制造业升级所需的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技能人才缺口达30万人,而部分培训仍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尚未打破,全省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8%,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仅10%,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部分培训机构资质参差不齐,虚假培训、套取补贴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培训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广东需从多方面发力破解瓶颈,一是强化区域协同,推动珠三角优质培训机构与粤东西北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师资共享”“课程共建”“实训联办”提升欠发达地区培训能力;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企业“点单”、政府“买单”、机构“接单”、学员“评单”的培训供需对接机制,重点对接“5+20”产业集群(5个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需求,开发“一产业一方案”培训课程包;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企业培训投入纳入税前扣除范围,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同时建立“培训-就业-增收”闭环,对参训后实现稳定就业的个人给予培训补贴;四是加强监管,运用大数据建立培训机构“红黑榜”制度,对虚假培训、套取补贴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培训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广东人力资源培训将更加聚焦“国际化、数字化、专业化”,加强与港澳在职业资格互认、培训标准对接、师资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高地,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更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FAQs
Q1:广东省个人如何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广东省符合条件的个人可通过多种渠道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象主要包括: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五类人员,报名渠道包括:登录“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在线报名、前往当地人社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街道(乡镇)人社所现场报名、通过“粤省事”小程序“职业技能培训”专区报名,需提供身份证、就业创业证(或失业登记证明)、学历证明等材料,部分特定群体(如贫困家庭子女)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培训内容涵盖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数百个职业(工种),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培训结业证书。
Q2: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可以申请哪些补贴?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A:广东省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可申请多项补贴,主要包括:岗前培训补贴(按人均不低于500元标准,对新录用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后补贴)、岗位技能提升补贴(企业组织职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取得证书后,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1000-5000元/人补贴)、企业新型学徒制补贴(按每人每年4000-6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申请流程一般为:企业登录“广东省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申领管理”系统在线提交申请(附培训方案、学员名单、考勤记录、考核结果等材料)→当地人社部门审核→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财政部门拨付补贴,部分补贴需先备案后开展培训,具体要求可咨询当地人社部门。